良久,众丫头服侍罢,扶着白秋薇起来,替她搽干身子,又为她更了新衣裙鞋袜,一应金属头饰皆弃而不用,只用丝绸发带替她绾了头发。
白秋薇也不理论,任由她们施为,暗道王府防备果然森严,几乎断绝了一切行刺的可能。
不过这些早已在她预料之中,并不慌乱。
唯一担心的只是辽王什么时候过来,若错过了时机,贾琮那边散了,自己这边即便得手,也无用了。
贾琮扮成道士混在人堆里,看着辽王诸子陆续到齐,心中也不禁有些紧张,这回事关重大,但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
眼看天色渐渐黑尽,祭台周围已点起了许多手臂粗细的牛油蜡烛,火光摇曳辉映,照的众人脸上忽明忽暗,偶尔台上饱饮鲜血的兵器反射出几缕森寒锋芒,淡淡的杀机隐约弥漫。
到场的众王子互相看了看,都不敢说话,只是心中微微有些不安,直觉感到今天的法事有些奇怪。
贾琮默默一数,最大的二十几岁,最小的三四岁,总共十四人,辽王府所有健在的王子都齐了,另外还有七八个未出阁的姑娘。因向白云道长使了个眼色。
白云道长心领神会,走到王妃身前,稽首道:“娘娘,时辰将至,请问世子的兄弟姊妹可到齐了?”
王妃抬眼一扫,微微点头道:“到齐了。”
“好,贫道即刻做法,请诸位爷们姑娘到祭台下的蒲团上坐定,心中默祷即可。”
“是。”众王子王女忙依次走到祭台前坐下。
白云道长颇有些武艺,清啸一声,抢前两步,一跃上了祭台,脚尖在台上一点,飞身又上了第三层台顶。
他不知撒了一把什么东西,台上七星灯火光猛地一盛,旋即拿起香案上的桃木剑,比了个剑诀,口中喃喃念咒。忽地双目圆睁,挥动木剑,步罡踏斗,做起法来。
王妃在下面见状,心中大感敬服,暗道白云道长果然名不虚传,是个得道全真,焕儿定能平安托生回来。
贾琮见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已近戌正,始终未看到白秋薇那边的信号,心中渐渐焦躁,有些后悔采纳了她的美人计。
虽说以白秋薇的武艺足以应付变故,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辽王身边也定有高手护卫,若是失手……
想到这里,再也按捺不住,口中诵经声略略大了一些。
“尔时救苦天尊,徧满十方界,常以威神力,救拔诸众生……”
身边伪装的众人听他说了暗号,均一起提高了音量,众道士忙跟着附和,一时道家经文响彻,竟真有些玄妙庄严之意。
辽王府诸人不明所以,心生敬畏,无不垂手肃立,静待众道“施法”。
白云道长在上面早有准备,忽地剑势一展,喝道:“众同门,天帝出巡、将星拱卫,快持法器,各踏八卦方位,布大衍道阵,上表天听。”
“谨遵师兄法旨。”贾琮等人忙走上前,各自在祭台上取下称手兵器。
门口护卫的指挥使见众道士异动,吃了一惊,忙挥手带着数百人进来团团围住,将众道同王妃等王府诸人分开。
贾琮、王进、柳湘莲等人并不理会,只是按计划缓缓挥动刀枪剑戟,如舞蹈般胡乱比划各种动作,绕着祭台缓缓转圈。
王妃见众亲卫突然闯进为爱子禳星祈福的法会,心中大怒,凤目寒光隐隐,压低声音斥道:“尔等找死不成?!”
指挥使有苦说不出,忙拜倒在地,低声道:“娘娘息怒,王爷有严令,卑职不敢不遵。”
王妃想到曾听过的三国评书中,魏延闯帐踏灭七星灯,使孔明禳星之术功亏一篑,心中便恨得牙痒,忙逡巡四顾,见七七四十九盏油灯火光俱都旺盛,方才略略松了口气。
“退下!再闹出半点动静,本宫定斩你!”王妃不敢再命这两三百号甲士退出,生怕更搅乱了法事,只得咬牙切齿斥道。
“是是,卑职不敢。”指挥使暗骂晦气,忙低声答应着,闪到角落里去,生怕触了霉头。
贾琮心中冷笑,目光扫过地上十几个王子,任你如何防备也不会想到我要的人早已到手了。
手握宝刀绕着祭台转了两圈,贾琮心中火急火燎,不等了,先拿下眼前这拨人再说。
正要示意台上的白云道长发信号,忽见他望着西边,面露喜色,桃木剑凝在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