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真的?
刘邦认真的点点头。
据他观察,那康有为搞得出这事。
嬴政扭回头继续看向天幕。
是个人物。
可惜,太狂了。
……
【关于“联邦”,奏折的具体建议是:】
【“为日本者,所亲宜无过中国,以我幅员之广、人民之众、物产之饶,诚得与之联合,借彼新法,资我贤才,交换智识,互相援系,不难约束俄人。
俾如君士但丁故事,则东西太平之局,可以长保,而祖宗缔造之业,亦巩如磐石矣。
此事若在欧西,即合为一国,亦不为怪,挪威以合于瑞典而得自存,匈牙利以合于奥地利而以不灭。
他如意、德以众国合成而称帝制,既无碍自主之权利,而有关两国之存亡。
故坦然行之,并无猜忌。】
【随后,康有为建议光绪,“选集通国英才数十人,并延聘东西各国政治专家,共议制度,将一切应兴应革之事,全盘筹算,定一详细规则,然后施行”】
【也就是成立一个有伊藤博文、李提摩太这类外国专家参与的最高决策机构。】
【1898年9月20日,伊藤博文晋见光绪帝。】
【同日,康有为正式向光绪提出了“合邦”的建议。】
……
{这事你们知道吗?}
{我反正不知道……}
{哇……哇……卧槽!}
{我查了查,早在甲午年清廷战败之后,李提摩太便撰有《新政策》一文,刊登于《万国公报》。其核心内容是:一、宜延聘二位可信之西人,筹一良法,速与天下大国立约联交。}
{二、宜立新政部,以八人总管,半用华官,半用西人。}
{三、铁路仍电请西国办理铁路第一有名之人,年约四十岁者与之商办。}
{四、中国应暂请英人某某、美人某某,随时入见皇上,以西国各事详细奏陈。}
{五、国家日报,关系安危,应请英人某某、美人某某总管报事。}
{六、学部为人才根本,应请德人某某、美人某某总之。}
{七、战阵之事,应专精此事之人保荐人才,以备任使。}
{八,以上各事,应请明发谕旨。}
{这一连串建议,究其实质,是希望清廷在外交、铁路、财政、报纸、教育等部门向各国“借才”,且这种“借才”非一般的顾问性质,而是要有“总管”权限。}
{戊戌年夏天,李提摩太与康有为往来密切。很可能便是在这番往来中,康有为接受了李提摩太“对外借才”的建议。}
……
大唐·玄宗时期
顶着鞋印的李隆基一脸正色。
借才这事在大唐倒是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