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永华去找苏小芸?
为什么是永华呢?
永华出面,比我还重要吗?
程竹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做这种事情,他一定是有深意的!
可为什么呢?
周云峰并没有直接去问,而是淡淡的说了一句:“不管是苏城,还是苏小芸,我们都会去找,可问题是……你为什么如此笃定我们去找了他们就会答应你的要求呢?”
“周组长,您是不是觉得苏家您吃定了?”
那是自然,他们还能跑吗?……周云峰笑道:“程竹,饭可以乱吃,但话不能乱说,苏家和我们周家也算是世交,两边的老人都是处了一辈子的朋友和同事。你口中的‘吃定’二字,用的并不准确,这叫互帮互助!”
“您说的这话,您自己信吗?谎话说多了,自己也信了吧?”
“程竹……你现在说话,是越来越放肆了!”
我说话不放肆点,你怎么会卖力的干活呢?
再者说,你要是真生气,早就生气了,怎么可能还接我的电话,听我在这里“侮辱”你!
也许你自己也没发现,你其实并不适合当老大,你适合当老二,你是个天生的副手。
在与周云峰接触的这段时间,他便发现周云峰虽然是周家的话事人,可他的性格并不强势。
要不然,在他理解完中策后,就不会如此焦急的询问什么上策,而是让周永华或者其他人去完成中策。
待确定中策真的有可能会出现后,才会去想上策的事情。
因为在很多人的眼中,别说是上策了,就是这个所谓的中策,也是隐患横行。
而且,一个真正的掌权者,是不会如此优柔寡断的。
三国时期,谋士和文臣层出不穷,可真正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只有那几个人。
为什么那么多的谋士,不自己去决策呢?
是他们不想吗?
不,是他们没有那个魄力,也没有那个人格魅力,没有罐子摔破了,从头再来的决心。
刘邦打天下的时候,曾让张良担任过一段时间大将军。
可张良并不适合带兵,他适合出谋划策。
决断和勇气!
才是一个上位者,真正需要具备的性格。
周云峰想了一个晚上,都没有想明白,再给他一段时间,他也想不明白。
优柔寡断这个性格,若是放在多数人的身上,可以叫沉稳持重。
可如果放在一位的家族话事人的身上,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周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