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2章
就在乌斯藏和朵甘的一众土司、僧人,打算进京朝贡的时候,京里的朱由检,也终于看到了文震孟和王来聘二人,联名递上来的奏本。
文华殿,朱由检看完奏本后,将之递还给首辅温体仁,开口问道:“内阁是怎么看的?”
兵部的李邦华率先开口道:“启奏陛下,朝廷对朵甘和乌斯藏的情况,可谓是知之甚少,具体的局势,朝廷肯定不如文湛持和王来聘看得透,臣以为,朝廷不妨答应二人所奏。”
“允许一些小的派系和僧人,在朵甘进行传教,允许王来聘所请,拉拢那些中小土司,步步蚕食那些大土司,以及大教派在朵甘的势力。”
“允许他们为朵甘的底层百姓划分土地,操练当地青壮。”
李邦华说完后,朱由检压了压手,示意对方座下,然后目光落在其他人身上。
“孙师,你怎么看?”
孙承宗听朱由检点到自己的名字,也站起身道:“回陛下,臣也以为,文湛持和王来聘所奏,乃是当下最佳的方略。”
“此方略,几乎不用朝廷有什么大的投入,顶多就是为朵甘提供一些军械、布匹之类的物资,用不着投入大量的粮食。”
“孙阁老说得不错,军械也好,布匹也罢,眼下朝廷都可以拿出来,但粮食,户部是绝对拿不出来了。”
孙承宗的话音一落,郭允厚就面色郑重的起身补充道。
朱由检的面色一变,沉声道:“怎么回事?前年的时候,户部的太仓和各地的常平仓不是还有不少的粮食吗?”
郭允厚见朱由检误会,忙是解释道:“回陛下,太仓和各地常平仓的粮食,都还在,甚至还略有增加。”
“但从各地的奏报来看,崇祯八年的旱情,恐怕会愈发夹具,甚至范围会扩大到北直隶、河南、山东、南直隶,浙江等地。”
朱由检的心里一沉,当即对王承恩吩咐道:“宣钦天监监正觐见,立刻!”
王承恩刚答应下来,正欲去吩咐门外的小火者,就见宋应星站起身道:“启奏陛下,皇家科学院也从民间请了一些精通天文的大才,准备建立天文学院,臣以为可以宣他们入宫,听听他们的意见。”
朱由检对此自然是不置可否。
“准了,让他们一起入宫。”
现在朝中的这些大臣也都看开了,什么不得私学天文,早在万历年间就被当时的礼部尚书给驳斥了,民间也不乏天文方面的人才,皇家科学院想要开设天文学,就让他们折腾去吧。
待王承恩出去安排后,朱由检又对吏部尚书周应秋问道:“朕年前的时候,曾下旨命除交趾和甘肃外,其余各地督抚进京,现在如何了?”
周应秋忙道:“回陛下,各地督抚都已经进京,昨日午间,远在西南的朱燮元也已经经水路,抵达京城,臣正欲上书宫中。”
“让他们先修养两日,两日后,朕在皇极殿宣见他们!”
“臣遵旨。”
问完各地督抚的事,朱由检又对郭允厚道:“郭卿,若。。。。。。若旱情继续继续加重,户部可有方略?”
郭允厚重新起身道:“回陛下,整个大明几乎都受到了旱情的影响,且就连杭州都冬日都下起了大雪,使得地里的粮食减产,但有个地方却影响很小。”
“哦?”
朱由检以为郭允厚是要说交趾,但没想到郭允厚下一句,忽然冒出来了个许多人都没想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