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床下那箱子里头。”柳氏说:“穿的话仔细着些,别?脏着了,过年回我娘家还?要穿呢!”
“晓得的。”
“你?赶紧着些,洗漱完了就去十里屯那边割两斤肉回来,顺道看?看?李家的还?有鱼卖不,要是有,也带条回来。”
十里屯那边有个?屠夫,因为周边挨着好几个?村,那屠夫便在村里支了个?摊子卖肉,寻常村里人吃肉,都会跑那边去买,毕竟去镇上的话实在是太?远。
柳氏也找了身新衣裳出来穿,出来看?见柳哥儿在屋檐下头生火,穿的衣裳灰扑扑的,还?有几颜色突兀的补丁,她蹙了蹙眉头,叫柳哥儿回去再?换身衣裳。
毕竟今儿人蒋家的要来,得穿好些。
柳哥儿呐呐的,说没衣裳了,现在穿的这身,是他最新的了。
柳氏闻言一怔,想起来先头为了存银子给老二娶媳妇,家里已?经好些年都没买过布了。
就她自己现在穿的这一身,也有好几处补丁,但洗得少,颜色倒还?算新,她家哥儿这衣裳洗得多,先头啥个?颜色都已?经瞧不出来了。
她叹了声:“今儿人蒋家的要过来,咱得捯饬捯饬,我去问问唐哥儿,跟他借身衣裳。”
柳家小汉子娶的夫郎,姓唐,大家一般都直接喊他唐哥儿。
柳哥儿拉住她:“娘,不用。”
“咋的不用。”柳氏是觉人汉子要过来,怎么?的都得打?扮漂亮些,胭脂买不起,不能像镇上姑娘那般打?扮,但也该穿得好些。
唐哥儿嫁来不久,当初唐家给他置办的嫁妆就有两身衣裳,他个?头没柳哥儿高,但胖,他的衣裳柳哥儿也能穿得下。
柳氏过来问,就发现那衣裳已经搁在床头了。
唐哥儿拿给她,说:“昨儿我就想着大哥怕是没啥子好衣裳,想着我这身还?好,这两年都没怎么?穿,还?新着呢,想给他送过去,但当家的没让。”
柳哥儿不来问,他贸贸然送过去,柳家小汉子就怕柳哥儿多想。
柳哥儿不好意思,但见着柳氏都借来了,又?着急忙慌的拉着他进屋去,柳哥儿没得法?子,也只得换上,到底是自个?孩子,又?只是换外头的袄子,柳氏也就没出去,坐在床沿边,问道:“家里还?有几个?蛋?”
她家后院养了只母鸡,冬天冷,两三天的才下一个?蛋,平日多是柳哥儿负责去捡,他想了想:“先头卖了一次,前儿我去看?,在鸡圈里摸了两个?,这会一共攒了有五个。”
“那也应该够了,我刚同?你?爹说了,让他去十里屯那边割两斤肉,还?有买条鱼,再?炒个?蛋,估摸着也够吃了。”柳氏说。
寻常男方这时候上门,一般除了媒婆,都是爹娘还?有汉子三个?一起来,或者再?喊两作陪的就够了,来多了,那有蹭饭的嫌疑,可也不能只汉子一个?人来,因为人来少了,又?显得不够重视。
不过听吴媒婆说蒋大树和他爹都在蒋家二房干活,要是两父子一起来,那活儿定是要被耽搁,想来这次也就蒋大树同?他娘两人自个?来。
整三个?肉菜来招待,想来也不失礼数。
换完衣裳,柳哥儿又?同?着刘氏去地里摘菜。
两村离得远,蒋家估摸着晌午才能到,远的活儿干不了,近的活还?是能干的。
家里昨儿也已?经收拾妥当了,这会儿也就是去地里弄点韭菜,再?顺道的拔点草,不然干坐着也是浪费时间。
柳哥儿话不是太?多,一路上都是柳氏在唠叨:
“这蒋家条件算得好,大树虽是年纪大了些,但也就二十二,配你?也是刚好,你?自个?也是乐意的,照理说娘该放心,但两村子到底是离得远,以后你?嫁过去了,爹娘肯定不能搁你?跟头,也不能时常的去看?你?。”
她叹了一声,又?道:“以前想着让你?嫁村里,有啥儿还?能互相?帮衬,可村里穷啊!家家户户石缝里头讨生活,日子见不到头,外头虽说也穷,但人到底是地多,只要勤快些都能讨口?饭吃,咱们村里的姑娘、哥儿都想着往外头嫁,村里也没个?合适的,娘也只把你?往外头嫁,你?啊!到了人家家里头要勤快些,要孝顺人爹娘,爱护人弟妹,晓得不?”
柳哥儿点点头,认真道:“我晓得的。”
柳氏到底是不放心,以前孩子嫁不出去,她愁,如今定好人家了,而且月底就要办喜事儿了,她却又?高兴不起来,总担心这担心那:
“我前儿去打?听过,大家都说那蒋家的人都还?不错,蒋大树上头还?有个?大伯、大伯娘,两家还?住一起,不过大家说那蒋家大伯娘也是个?好相?处的,但说是这么?说,人到底啥个?性子咱也不清楚。”
“人多的地儿龌龊多,你?过去了,不管碰上啥事儿,该忍则忍,要是受了委屈,也别?同?人倔,不然蒋家那般多人,你?定是要受欺负,有啥事儿,你?都忍着,回来再?同?娘说。”
柳哥儿见她说着说着就红了眼眶,心里也难受起来:“娘,我晓得保护自己,您……”
“哎呦,柳大姐,这么?早就来摘菜啊?”前头有个?妇人喊。
这是村里郑家的媳妇,年岁同?柳氏差不多大,平日两人寻常凑一起唠嗑,关系还?算得不错。
柳哥儿打?了一声招呼:“郑婶子。”
“哎。”郑家媳妇收了镰刀走过来:“柳大姐,上次好像听你?说今儿蒋家的要过来?”
“嗯!”
郑家媳妇笑着打?趣道:“难怪今儿咱们柳哥儿穿得这么?俏,那蒋家的汉子真是有福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