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医生都看傻眼了。
他们此前只觉得颈七互换术很不可思议。
但也仅仅是用在偏瘫领域而已。
未曾想到,竟然连全臂丛神经功能重建都能因此受益!
而此时,一些心思活络的人有了更多的想法——既然全臂丛重建行,那其他的神外手术呢?
不过此刻并不是深究这些的时候。
因为眨眼之间,陆启山就来到了下一步:神经移植物制备!
许秋在颈七互换术时,曾经提出过腓肠神经切取的方法。
而这一技巧也被陆启山用得极好。
他从病人小腿后外侧切口,游离腓肠神经及伴行小隐静脉,并且保留了三条穿支动脉。
随后,纵行剖分神经为4束。
近端束组标记为“肩外展”,而远端则是“手抓握”。
至此,健侧供体全部处理完毕。
随后就是患侧受区了。
也是做功能重建的关键环节。
这一次,陆启山换成了颈七互换术中用过的锁骨上入路。
很明显,陆启山做这个入路更加娴熟。
他直接切开锁骨上窝,显露臂丛神经残端,随后逐步分离腋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
这四根神经,分别控制着肩外展、肘屈曲、腕背伸和手抓握。
不过摘出来后,陆启山没有直接吻合。
而是先以锐刀切断瘢痕组织至正常神经束乳-头状突出,最后再局部应用6-氨基己酸以抗纤维化。
处理完毕后才是血管化吻合。
也是这里,展现出了陆启山的基本功。
或者说,只要能来到这里的,基本功都不太可能出问题,否则恐怕连上台的勇气都没有。
不过陆启山最为出色的是,他的手法几乎完全脱胎于颈七互换术,甚至于连缝合手法都有些类似于许秋,讲究强迫症一般的工整与精细。
近端桡动脉分支与甲状腺下动脉吻合,端端吻合,8-pro1ene线,十二针。
中段骨间前动脉连接于旋肱后动脉,端侧吻合,倾斜四十五度,十针。
以及远端尺动脉分支和桡动脉返支相连,施行常规端端套入式吻合,八针!
全臂丛神经功能重建可操作的范围要比颈七互换术大上不少,因此陆启山的挥更加出色。
而完成吻合后,最后就是神经功能的重建了。
也即神经束匹配!
说白了,就是把断开的神经给接到另外的位置,而且保证功能的一一对应!
这一点陆启山早就做好了规划。
肩外展束对腋神经。
肘屈曲束对肌皮神经……
此刻,所有人都沉浸在了陆启山的手术中。
许秋的声音成为旁白,帮助他们理解着屏幕中的手术画面。
很多人眼睛瞪大,受到的震撼丝毫不亚于膜拜威格、内森的手术!
“在颈五到胸一神经根表面,仅凭显微镊与钝头剪刀,通过神经外膜血管走行方向判断运动、感觉纤维分布……这技术竟然是颈七互换术里面的?”
sad4。。sa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