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乐又仔细回忆了一下李旻乐和她的接触细节,想到了一个暂时觉得有点说不上来的点。
芭乐问唐朝:“李旻乐的家庭情况你了解吗?是不是富二代。”
唐朝想了一下说:“具体什么情况我不是很清楚,但是我可以确定的是不是富二代。”
芭乐见唐朝这么笃定更绝意外:“这倒是有点奇怪了,他的穿着打扮都很像家境很好的样子。”
类似汽车这样的大件更换频率也很高,这钱是从哪来的呢?
芭乐很快又自洽了,想着也许人家有个副业什么的,自己可能小人之心了。
-
芭乐为自己有了一个专业的产品经理高兴没多久,很快就笑不出来了。
这天刚上班,芭乐就收到了李旻乐发来了邮件,提出新的算法调整请求。
芭乐盯着电脑屏幕上的需求变更邮件,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鼠标。
这已经是本周第三次调整了。
咋还没完没了了?专业也不是这个专业法吧?
这次又要调整啥?
芭乐脑袋凑到电脑屏幕前,一字一句地读出了标红的修改项:“增加雨天行人物体识别的权重???”
芭乐念完后整个人往办公椅后一仰,开始琢磨这个新的修改需求。
理论上这个建议没问题,但是和她原本搭建的动态平衡机制冲突太大,已经达到牵一发动全身的程度。
还有近期调整的需求也太频繁了吧,这个李旻乐是不是一出现需求就往自己这塞啊,芭乐都后悔之前夸他专业了。
正在芭乐纠结的时候,面前的办公桌被轻轻叩响。
李旻乐本人已经站到了她的面前,手里还拿着一叠纸质文件。
他今天穿了件Burberry衬衫,头上喷了至少得有半瓶发胶,油光锃亮地。
“芭乐,我有点工作上的事想和你当面沟通一下,你这会有空吗?”
李旻乐说话的时候脸上带着模式化的笑容,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芭乐已经猜到他的来意,直接问:“是关于需求调整的内容吗?我正在看你发来的邮件。”
“对,我的想法是增加雨天行人物体识别的权重。”李旻乐立刻将手里的文件铺展在芭乐的桌上:“这些是我整理的雨天测试数据,有问题的我都标红了,尤其是这个行人突然冲出的案例非常具有典型性。”
李旻乐一边说,一边将手指点在某个数据点上。
芭乐的视线追随到李旻乐手指的方向,她注意到那是一组极端情况下的测试结果,仅占全部数据的0。03%。
“占比0。03%?这个样本量也太小了吧,这也谈不上典型吧。”
芭乐实事求是,她不知道李旻乐说的非常具有典型性这几个字是从何而起。
“确实有点少。”程克似乎也意识到缺乏数据支撑,但很快表现一副自己也很无奈的样子:“但是你知道的,我这边的数据都来源于客户,客户哪懂什么样本量多量少的问题,他们只知道即使是0。03%很有可能造成100%的事故。金主爸爸们要强化这类场景的处理那就得改,说到底我们还是要听衣食父母的啊。”
芭乐没搭腔,直接调出原始算法架构图,把现实情况摆在李旻乐眼前:“你看,其实目前的动态权重分配已经覆盖了这类情况。我的想法是,单独提高某一类场景的权重很有可能会破坏整体平衡,这样做反而存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