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69中文网>棺中录 > 宴无好宴(第1页)

宴无好宴(第1页)

“这……”王玄清接过尚书台令牌,心中五味杂陈。

他虽出世,也知此事非同小可,这才上京回禀。

“郑伯伯放心,小侄定当尽力,不负所托。”

王玄清抬眼,仲春时分,青州的天,却同京城一般灰蒙。

这案子,究竟又该从何查起呢?

他的心头涌上难以言喻的沉重。

却又被陶夭的摇头晃脑打断。

她头上插着好几支闪闪发亮的金簪。

不知是不是纯金的,但的确够亮,够吸睛,够……村。

见王玄清欲言又止,陶夭忍不住打趣他:“王道长,看你这副正经样儿,该不会是领了什么发财的差事吧?该不会是打算去加入红手帮一道运盐了吧?”

这红手帮有后台,当真加入,那不正是背靠大树好乘凉么?

王玄清瞥她一眼:“不及陶姑娘会发财,这是改卖首饰了么?”

陶夭倒也不恼:“正有此意,等我赚了钱,请你喝最好的酒啊!”

这是完全忘了对方是个规规矩矩的出家人。

“好了,陶夭。”

沈卓看不下去,便来打圆场:“玄清兄,得意楼出了些新菜,不如咱们去那吃个便饭?”

“对呀,报我名号能够打折的!”

陶夭指指自家脸蛋,表示这一切都多亏自己了。

三人的身影消失在玄武街南尽头。

故而,没能看见街北一家知名画馆中发生的热闹。

玄素堂坐落于街北最繁华的地段,门前人来人往。

画馆外,长廊之上,放置着数十幅名家画作。

流派各异,或笔意飘逸,吴带当风;或墨色淋漓,气韵生动。

微风拂过,画卷轻曳,纸上人物仿佛就要破壁而出。

引来文士驻足品评,指点议论,谈笑风生。

馆内,亦是人头攒动。

不少人围在一画作前。

那是幅山水画,数点渔火映于江上,落款隽秀而淡雅,正是“谢令辰”三字。

“果真是谢公子的手笔。”一位书生轻抚短须,赞叹道:“有卫协之风,实在难得。”

“有道是,画如其人,当真不错。”

“谢公子呢?”另一人四下张望。

谢令辰正在画馆二楼,只是被一女子缠得根本脱不开身。

毫无一点吴带当风之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