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69中文网>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 130140(第32页)

130140(第32页)

——神特么公务员招聘考试……但好像又没什么毛病。

——好好好,原来还可以这么操作,我还以为得我们自己一个个去捞呢!

——朝廷还是有点用的(喂

——现场什么情况啊,报名的人多吗?希望能捞起来几个被我们忽视的沧海遗珠。

——呃……没什么人[图]

——就这小猫两三只吗,太惨了叭!

——泼个冷水,这小猫两三只也不一定是来报名的,人家可能有别的事。

——惨,安西军真惨,要不我们还是自己一个个去捞吧……

玩家很不满意,但这个报名人数,已经远超吏部这些官员的预料了。

怎么西域那犄角旮旯也有人主动去?

要知道,大唐官员就算被流放,多半也只是流放到湖南、四川、广西一带,比如“二王八司马”,基本都是被贬到湖南一带。刘禹锡第二次被贬播州,也就是贵州遵义,柳宗元还认为播州太偏远,要主动跟他换呢。

最严重的,也不过是被贬到岭南。

跟西域比起来,岭南那也算是中国腹地了。

不过已经知道了结果,再去倒推原因,倒也能够找到一些说法。

李纯登基之后几次用兵获胜,就已经让朝野之间的武风渐长,安西军的回归,更是将这种风潮推向了顶峰。

尽管天兵看起来不像是大家印象中的强军的模样,但他们的强大却不容置疑。

慕强本来就是人的本能,何况在安史之乱之后的五十年里,大唐所受的屈辱实在是太多了,如今终于有了一支能够力压吐蕃和回鹘的军队,眼看就能一雪前耻,朝野之间的热血之士又怎么可能不倾慕、不向往?

况且,身在朝中的官员不喜欢安西军带来的强大压迫感,但普通人却欣喜于天兵给长安城带来的安定祥和。

别说他们不清楚雁来在那场宫宴上的举动,就算知道,估计也只会拍手称快。

宦官不是什么好东西,宠信宦官的皇帝当然也不会一点错都没有。

不畏强权,甚至不畏皇权,本来就是文官集团极力主张的一种精神,他们没把雁来划分在自己人里,所以不认可她的作为,但外面的人可不会想那么多。

所以安西军的名声,还真没有雁来想的那么坏。

再者说,吏部的官员不愿意去西域,是因为他们本就已经身居要职,可朝中还有无数在不起眼的官位上蹉跎时光,既不能施展抱负,也没法指望升迁的边缘人士,总有人想放手一搏。

投笔从戎、建功立业,本来也是大唐文人的升迁路径之一。

有了这种种考量,来报名的人虽然仍不算多,但长安城上百万的人口,总能凑出一些的。

跟雁来想的不一样的是,来报名的,更多是热血的年轻人。

就算去了西域没什么作为,大不了就是浪费几年时光嘛,反正他们还年轻,浪费得起。何况留在大唐也不可能立刻就身居高位要职,还是要熬资历,在哪里熬不是熬?

大家都是读着各种边塞诗长大的,甚至自己也会写,现在有机会去看看真正的边地,自然令人意动。

要是只有自己一个人,大多数人估计也就是想想,很快就会打起退堂鼓。但听说有其他人也报了名,就会觉得这个选择没错,从而更加坚定决心。

于是,在玩家放弃关注此事之后,报名人数悄然破了百。

……

雁来暂时不知道这些,她正在跟礼部官员和吐蕃使臣一起确认会盟的各项条款。

这次会盟本来就是安西军一手推动的,在大唐和吐蕃都深刻地了解了天兵的实力之后,虽然还是会在一些细节的地方扯皮,但总体来说推进得还算顺利。

等雁来到了长安,事情更是迅速敲定,就连过年都没有耽误功夫。

现在只需要再做最后的确认,定下会盟的时间和地点,大家就可以各自准备起来了。

在会盟文书上签下名字,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耗时日久的谈判工作终于结束了!

雁来抬起头,就见吐蕃使臣论芒杰正看着自己。

她坦然地回了一个笑脸,朝对方伸出手,“愿两国情谊长存。”

论芒杰愣了一下,试探着握了握雁来的手,笑叹道,“雁帅胸襟广阔,令人钦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