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8章
杀头的买卖有人做,赔本的生意无人问。
这便是任何地方资本都遵循的铁律,放之四海而皆准。
所以,当面对港府的高声呼吁,大地产商们要么阳奉阴违,象征性配合;要么干脆抵制、拖延。
港府失去了强有力的执行伙伴,仅靠着自身机构,毫无疑问是效率低下的。为了维系计划,只能将时限不断拉长,申请门槛无形中提高,审核程序复杂冗长。
底层那些真正急需改善、在“鸽笼”和木屋中煎熬的市民,看着渺茫的轮候时间和苛刻的条件,只能绝望地将目光投向私人市场,在漫长的等待中被迫耗尽微薄的积蓄去接盘日益高企的私楼。
庞大的住房需求始终得不到有效满足,反而为地产商们维持高房价提供了支撑——“你看,居者有其屋也供不应求嘛,市价自然坚挺。”
久而久之,这一盘原本为了惠民的好棋,竟演变成了助长垄断和推高房价的怪圈。港府被深深套牢在土地财政和地产经济的战车上,转型科技、金融的决心和空间被不断挤压。
包括后来的所谓“数码港”,到头来也是被地产思维侵蚀,沦为一个挂着高科技羊头的地产项目。整个城市的经济结构变得单一而脆弱,物价畸高,贫富差距成了无解的顽疾。
弯路,港岛的未来,走了太多的弯路了。
林火旺的目光停留在画像上某位面目模糊的殖民者脸上,看到了未来二十多年港岛一步步走入的发展死胡同,错失了多少腾飞的契机。他心中忍不住唏嘘不已。
穿过典雅的回廊,进入一间布置相当考究的会客厅。
空气里弥漫着上等红木和皮革的味道,高乔浩紧张地拉开一张椅子,示意林火旺坐下,自己则有些局促地坐在旁边,他的身体微微前倾,双手紧握放在膝盖上。那份替老板背负的庞大贷款压力和对眼前局势的不确定感,让他额头上早就已经满头大汗了。
港督麦理浩则是换了身舒适的便装,重新走了进来。
他挥手屏退了侍者,脸上的凝重和适才在广场上被舆论逼迫的窘迫已经消散,恢复了作为殖民地最高长官应有的沉稳与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