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近乡情怯,岑冬生是真的近乎忘却了这段时光,对人或事毫无印象,其中没有值得在意的回忆。
高中生涯对于大部分人而言,都象征着难以忘怀的青葱岁月,但岑冬生不同,在他还是学生的时候,每日除去刻苦学习之外,还要做临时工,想方设法为自己赚取生活费,积攒上大学的钱。
他从小就是孤僻的性格,但小时候在福利院时,周围还有大人们;成年后在大学时期,他也或多或少学会了与人交流的技巧……
唯有在高中,岑冬生满脑子除了学习就是攒钱,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匹孤狼,确实乏善可陈。
女人见他这副表现,便已猜到情况,于是笑着推他回车上。
……
之后,情侣俩还一起去了岑冬生就读过的小学和初中。
岑冬生连高中生涯都没放在眼里,在此之前的记忆自然更加缺乏价值;但当他将目光投向这条路的尽头时,却陷入了沉默。
在汽车转过一圈后,他们来到了距离学校两条街之隔的建筑物前。
这是一座三层高的砖砌建筑,红砖堆砌的墙面已逐渐褪色;门窗的油漆有受岁月风雨影响的大片剥落痕迹。
建筑的正面是拱形的铁栅栏大门,门顶上方镶嵌着一块石雕,上面刻着“希望之家”几个大字,字迹已经被时间磨得有些模糊。
门内的氛围幽静,远远的能听到里头孩子们嬉笑打闹的声音;正在扫地的年轻男子好奇地抬头打量着这对访客,在看到安知真的时候,他愣住了,宛如着了魔般一直盯着看;直到看见她身旁压迫感十足的青年,这才慌张移开视线。
“没想到这地方还没关啊。”
岑冬生抬起头,看着那张牌子,语气中透着几分感慨。
“毕竟是福利机构,有政府支持。”
和他回忆中的福利院相比,大门两侧是曾经繁盛的常青藤,如今枝叶虽然叶片稀疏,但仍倔强缠绕依附在墙面上,在秋风中瑟瑟发抖。
“这里是我人生的原点。”
他心想。
“到这家儿童福利院为止,就是我能查到的有关于你人生的全部了。你以前有回来探望过吗?”
“……我最开始上大学那段时候,学习和打工都算是走上正轨,会定期给福利院寄钱。”
岑冬生回答道。
“后来这边的人拒绝了,让我把钱留给自己。”
“你懂得知恩图报。”
“院长也这么说,可要说有没有经常回来……”
他寄钱是出于感激,但对这家福利院的感情并没有深到那个程度。
人情冷暖,唯有自知。
福利院内的氛围当然不坏,吃穿不愁,工作人员们很负责。但对于一个缺爱的孩子来说,这里的环境无法弥补上内心空缺的那部分;大人们尽心归尽心,但毕竟是出于同情与责任。
谁都知道家庭对于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性,所以福利院里绝大部分身心健康的孩子们都被收养,离开了这个地方;而岑冬生是比较特别的那个,他选择了自立。
“你想进去看看吗?”
“……好。”
岑冬生点头,迈步进入。
在进入建筑物前,他瞥了刚才盯着知真姐不放的那人一眼,对方顿时露出惊恐神色,头脑一片空白,失去了这数分钟内的记忆。
“噗……呵呵。”
知真姐显然觉得这种“小肚鸡肠”的行为很好玩,男人的耳畔响起了揶揄的轻笑声,他只当做没听见。
……
进入建筑物内,迎面而来的是一个宽敞的门厅。地板采用传统的黑白格瓷砖铺设,踩上去能听见轻微的回声,这种设计在当年颇为洋气,如今却显得有几分怀旧。高高的天花板上悬挂着一盏吊灯,散发着柔和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