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的血管纹路似乎感应到了他的精神波动,开始发出更加明亮的荧光。
“这种现象并不罕见,复合元素的不稳定性往往源于其内在的矛盾特质。
你的死寂之炎融合了火焰的‘创造’本质和深渊的‘毁灭’本质,两者在根本上是相互冲突的。”
奥斯卡点头:“确实如此,我一直试图通过增强自身的意志控制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效果有限。”
“也许问题的根源不在于控制强度,而在于理解深度。”
罗恩也从专业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第三纪元中期,曾经出现过一个类似的案例。
当时有位被称为‘焚心者’的巫师,他创造的‘圣炎’同样融合了相互矛盾的元素特质。”
随着罗恩开始讲述历史案例,四周的环境也发生了微妙变化。
通道壁面上开始浮现出模糊的幻象。
那是几何之王残存意识的记忆碎片,被罗恩的历史叙述所触发:
“‘焚心者’最初也试图通过强化控制来驯服圣炎,但结果适得其反。
后来,他在荒诞之王的建议下逐渐改变了策略——不是压制矛盾,而是给矛盾提供‘表达的空间’。
他在法术结构中设计了专门的‘冲突区域’,让不同元素特质在那里进行‘对话’和‘协商’。”
奥斯卡的眼睛亮了起来:
“荒诞之王的理念,是让矛盾自己找到平衡点?”
“正是如此。”罗恩点头:
“‘焚心者’发现,当他停止强制性的统一控制,改为引导式的协调管理后,圣炎不仅变得稳定,威力也提升了数倍。
因为矛盾本身就是一种能量,压制它只是浪费,而引导它则能转化为更大的力量。”
这个观点让奥斯卡陷入了深思,同时也让四周的血管纹路产生了共鸣。
瑞秋在一旁静静聆听着这次学术讨论,但她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周围诡异的环境变化上:
“教授,这些幻象……是几何之王的记忆吗?”
“部分是。”尤特尔承认道:
“使徒即使死亡,身体也不会完全消失,记忆、情感、甚至某些思维片段,同样会在死后很长时间内继续存在。
这也是为什么基站能够拥有如此智能化的自动调节功能——它实际上仍然具有一定的意识。”
这种解释让三人都感到脊背发凉。
…………
基站的形状并不固定,它会随着内部需求的变化而缓慢变形,就像一个巨大的变形虫。
有时是尖塔状,有时是球形,有时又会展开成某种星形的结构。
数十头被驯服的深渊巨兽,在能量护盾外缓慢游弋着。
但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巨兽”实际上是基站本体的延伸器官。
它们与主体之间有着类似脐带的连接结构,通过这些连接传递着营养和信息。
“这就是巫师们征服自然的力量。”
尤特尔的声音中既有骄傲,也有某种深深的敬畏:
“任何足够强大的力量,都能被智慧所驯服并转化为文明进步的工具。
几何之王生前是我们的死敌,但死后却成为了我们最可靠的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