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之后…一切都无需多言了。
本来抱着各种各样原因购票的观众,在看过《火星救援》的成片质量之后,彻底麻了。
这是真的彻彻底底的麻,从头麻到尾——他们在这之前,就不敢想中国电影能拍的这么牛逼!
就这特效,就这制作,就这演技…《火星救援》不登顶,那将是整个内娱观众、科幻迷眼瞎!
【野猪是吃不了细糠的。】
这是不久前,某位连夜通宵刷了《火星救援》三次,然后顶着黑眼圈,都没来得及码字写下自己的观影评价,就看到网上有水军在黑《火星》的某影评人发的微博。
微博一经发出,犹如突然炸响的雷鸣,又如拉响了某种旋律和风暴的前奏开关——整个微博,整个互联网,忽然“活”了过来。
【中国科幻电影里程碑式的作品出现了。】
【池野——一位95后断层顶流的自我证明。】
【三小花同台+金像影帝首部科幻大作,《火星救援》值得一看。】
【猫眼预计首日票房破4亿,春节档最后预售的《火星救援》或成为今年最大“黑马”。】
【湘南影院座无虚席,《火星救援》一票难求。】
这是普通营销号批量转发和复制粘贴的文案,但下方,却全是真情实感的“自来水”和已经“疯”了的国内科幻迷、观众。
「我艹我艹我艹!都快去给我看《火星救援》!看完不说我艹的,我倒立拉屎!」
「本来以为又是池野公司水军发力,没想到点进来看评论,吓了我一跳,真有那么好看吗?」
「怎么说呢…感觉这次过后,池野真要封神了。」
「池野你到底要给我多少惊喜?你简直就是内娱的一股清流,从来没有这么喜欢过一个流量,真的牛逼!」
「前排抱走我哥,我哥可不是流量,金像影帝X金鸡最佳男配X金鹰视帝男神了解一下?」
「一夜时间,同期的几部大片都刷完了,只能说观影前有多期盼,现在就有多失望,最后看的《火星救援》,瞬间感觉这一夜时间没白熬,在影院所有人都在惊叹画面特效的时候,我却在那一刻感觉到了池野这个人的魅力。」
「一个流量,竟然真的能做到这一步,池野粉丝也不用反驳我,流量本来就是个中性词,而且池野身上的断层顶流标签已经深入人心了,没必要现在急着解榜,我这么说,也不是为了黑池野,只是在想,这个年纪,这么多流量的他,竟然还能沉下心来拍这么一部作品…真的很难不让人动容。」
这是一位知名大V影评人在底下的回复,所以点赞和评论数都是最高的。
又一位影评人站了出来,甚至当场做了一个简短的总结报告:
「春节档观影结束,推荐指数:《超级蜥蜴侠》一星(满星五星),评语:圈钱烂片。《梦中人》两颗星,评语:能看,但一般,本来可以三星的,但打着科幻的噱头却没一点科幻内容,挂羊头卖狗肉。」
「《金陵事务》三颗星,推荐,不太适合过年气氛,成片比较悲痛,建议单人观看。」
「《月球表面》三星,推荐,麻花喜剧,但不是科幻电影,不是科幻电影,不是科幻电影!」
「《星途》三星…」
「《火星救援》,五颗星,必看,评语:池野才是开创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那个人。」
本来这条回复写的很长,偏向也很明显,很多看过其中某部影片,并且觉得其实质量也不错的观众看了很生气,但当他们扫到回复人的ID后,又都懵了一秒。
因为这竟然是圈内某顶级影评人,当然,这不是重点,众所周知,内娱影评人都是拿钱吃饭的,只是这位影评人比较特别。
首先他是京圈某顶级圈子的成员,这是和池野“死敌”一样的关系。
其次…不久前,或者说很多次,这都是一位一直炮轰池野的代表人物。
原因无他,池野和京圈的关系很多关注娱乐圈的饭圈都偶有听闻,大家都觉得“可以理解”。
但这次…他竟然主动推荐池野的作品,而且还是“五颗星”?
这…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不但是他们,很多圈内人都被搞懵了,又惊又愕,心说这人是不是脑子坏掉了,冯裤子甚至生气的打去电话:“老林,你这是什么意思?你收池野钱了?”
“还有,你夸他就夸他,你骂我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