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衍描述的技术图景犹如一把双刃剑。
既展现出颠覆现有军工体系的潜力。
又暗含着难以估量的风险。
在他二十年的科研生涯中,从未听过如此大胆的构想。
这不仅突破了现有工程技术的边界。
更挑战着整个物理学界尚未完全验证的理论盲区。
他的脑海中不断闪过项目失败的画面。
相比之下,谢枫的姿态显得格外沉稳。
得益于沈院士对他的前沿解释。
波粒二象性的基础理论对他而言并非全然陌生。
但楚衍将这些前沿理论与军工需求深度融合的方式,仍超出了他的预期。
他的目光在楚衍年轻而充满激情的面庞上停留。
心中默默评估着这些构想的实现概率。
从理论推导到工程实践。
中间横亘着无数需要攻克的技术难关。
任何一个环节的误差都可能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
谢枫摩挲着下巴,眼神深邃难测。
“你提到在战机遭遇探测的瞬间,将目标物波频偏移至电磁不可见波段。”
“但这个观测的触发机制究竟是什么?”
“是雷达波的主动探测,还是无线电的信号捕捉,亦或是光学视觉的捕捉?”
“这些不同的探测方式,其物理原理和信号特征都存在本质差异。”
谢枫双肘撑在办公桌上,指尖交叉抵着下巴,目光紧锁楚衍。
“谢队长这个问题非常关键。”
“事实上,无论是雷达波,无线电信号,还是可见光,本质上都属于电磁波谱的不同频段。”
“就像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七色光谱。”
“这些探测手段的差异,仅仅是频率和波长的不同而已。”
楚衍斟酌着措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