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定下结局。
“陛下圣明!”
文武百官,齐齐下拜。
赵策英颔首,目光向下移去。
最终,注目于一紫袍大员。
“王世平。”
王世平一望,心头大慌。
单独点名?
为何啊?
“臣在。”顾不得什么,王世平连忙爬出班列。
文武百官,齐齐悄然注目。
王世平,为何被单独点名?
莫非是官家考虑到了王老太师的贡献,要单独给予特殊待遇?
“王老太师,曾为朝廷重臣,其功绩朕亦铭记于心。”
赵策英开口,一副失望的样子:“然其后人,罔顾国法,肆意妄为,罪不可赦。近来,单是王氏一门的罪行弹劾,就有足足几十道。”
王世平一懵,几十道?
“王氏一门之恶行,损害朝纲,罄竹难书,着实是让祖宗蒙羞!”
“啪!”
说着,赵策英面有怒意,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朕今日,便要为天下人讨回一个公道,为祖宗正名!”
“王老太师虽已作古,但王氏一门如此不堪,其牌位又怎能继续置于太庙,享受历代先皇恩泽?”
“着令,配享太庙庭者,削减一人。”
“即日起,王祐之牌位移出太庙!”
一声落定,满朝哗然!
“这,几百年唯有了吧?”
“移除太庙,会否罚得太重?”
“这纯粹是得罪了某人,罚的重也实属正常。”
“自古及今,移除太庙,实属罕见啊!”
文武百官,议论骤起。
无它,实在是“移除太庙”之罚,太过罕见。
汉时,太庙制度尚不完备,几乎都是君王移除太庙,没有被移除太庙的臣子。
唐时,单论臣子,仅房玄龄、武士彟二人被移除太庙。
房玄龄是受了儿子房遗爱的牵连,其子与高阳公主一齐谋反,因而被移除太庙。
武士彟为武则天之父,武则天登基为帝,追尊其为“太祖孝明高皇帝”,配享太庙,然李唐复辟,武士彟的帝号被夺,移除太庙。
除此以外,五代十国的一些不稳定的政权,也存在太庙祭祀一说,但无一例外,都是随着政权更替而被移除太庙,而非常态下的移除太庙。
也就是说,长时期存在太庙祭祀的王朝,仅仅两位人臣被移除太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