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69中文网>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 第二百二十三章 火烧钦差代帝巡天便宜行事杨武案引起的连锁反应(第4页)

第二百二十三章 火烧钦差代帝巡天便宜行事杨武案引起的连锁反应(第4页)

按理来说,自此就该翻案。

可不巧的是,杭州府通判与淳安县令是连襟。

为了护住淳安县令,通判下令二次严刑逼供,并趁机让人篡改有逻辑漏洞的呈词、验尸记录。

甚至,就连砒霜的来源都安排得一清二楚,更是有砒霜的贩卖者上庭作证。

杨武与毕氏遭到二次殴打,自是又一次屈打成招、供认不讳。

如此,证词、证人、证物三者兼有之。

为了平息舆论,万民见证,二次复审。

通判断案,拟定杨武斩立决,毕秀姑凌迟处死。

此举,意在斩草除根,打造铁案。

可正是这一举措,导致杨武与毕氏二次翻供。

说到底,杨武与毕氏供认不讳,为的就是苟活一条命,结果通判竟然要判死刑?

这一来,便是二次当庭翻供!

杭州万民,为之哗然,杨武之妻徐氏,更是泣不成声。

不少有志气的读书人,以及杨武的友人,几乎是连夜撰写诉状,上报两浙路安抚使陈继、转运使刘钧。

不巧,通判是安抚使陈继的故吏,考虑到可能有连带责任,且马上就是三年一度的政绩大考,安抚使陈继不想凭生事端。

毕竟,从证词、证人、证物上讲,杭州通判呈递的东西都没有半分问题。

这个案子,理论上绝对能够压下来。

为了尽快平息舆论,两浙路安抚使陈继亲自进行三审。

三审,决定降罪判决。

杨武削去举人功名,毕氏浸猪笼!

转运使刘钧全程不插手,默不作声,并未表态。

三审降罪,已经是相当“温和”的处理方法。

以常理论之,也该事息宁人。

可杨武二十余岁就是举人,本身也是有望春闱上榜的人物。

一下子削了举人功名,半生的苦读可就白费。

这样判决,妻子徐氏自是不服。

也不知是不是受了高人指点,徐氏莫名其妙的就得到了丈夫的狱中血书,干脆一纸诉状,入京告御状。

然而,天不遂人愿,入京告御状竟也不顺利。

大理寺审案,御状打回两浙路,着两浙路安抚使再审。

安抚使陈继再审,维持原判,并上报刑部复核。

刑部复核,认为无误。

因本案为大理寺审判,刑部复核无误,也即最终审判!

拟定杨武削去举人功名,毕氏浸猪笼!

一般来说,一旦走到这一步,就算是徐氏背后有高人,也断是难以无力回天。

好在,凡事总有一线生机。

一道不大不小的公案,自县、郡、路、京一审,一路上状,足足熬了近一年之久,愣是熬到了三年一度的政绩大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