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滚开。”她在脑中呵斥,下一刻,这个念头便被偷走了。
nbsp;nbsp;nbsp;nbsp;她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身体站起来,向着一根升起的梁柱一头撞了过去。
nbsp;nbsp;nbsp;nbsp;恰在此时,一名满身是血的绿袍缉妖使惨叫着从半空坠落,余光瞥见这一幕,奋力扭过腰身,把宫历往回推了一把,自己却被升起的梁柱夹住,脊柱发出了咔嚓一声。
nbsp;nbsp;nbsp;nbsp;这名缉妖使当场暴毙。
nbsp;nbsp;nbsp;nbsp;宫历呆呆地望着她的面孔随着梁柱远去,心神激荡之下,竟赶走了天尊信徒的神识,重新获得了身体的控制权。
nbsp;nbsp;nbsp;nbsp;失去了依附的天尊信徒暴露在众人眼中,那是一道臃肿丑陋的幽魂,填满了四处偷来的东西,光是脑子就有四五个,黏连在唯一的头颅上,仿佛脖子上长出了层层叠叠的蘑菇。
nbsp;nbsp;nbsp;nbsp;赤阳子的符纸飞到了幽魂的额头上,无火自燃,在他的凄厉嚎叫声中,把他烧得魂飞魄散。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赤阳子是在杀死第二个天尊信徒时,意识到这一次进攻针对的不是缉妖司的。
nbsp;nbsp;nbsp;nbsp;缉妖司固然是一股对抗天神的力量,但单论实力,远没到天尊心腹之患的地步。
nbsp;nbsp;nbsp;nbsp;他们的首要任务也从来都不是斩妖除魔,而是拱卫皇室。
nbsp;nbsp;nbsp;nbsp;在下一个王气更盛的人出现前,当今陛下就是维系天下稳定的最大倚仗,外有天神虎视眈眈,秩序便是这个世界最重要的东西,社稷安危系于一人不是夸张,而是事实。
nbsp;nbsp;nbsp;nbsp;天尊信徒的偷袭,恐怕只是为了拖住缉妖司,让他们腾不出手去护卫皇帝。
nbsp;nbsp;nbsp;nbsp;一旦皇帝出了意外,乱世再临,后果不堪设想。
nbsp;nbsp;nbsp;nbsp;赤阳子不由地展开《大周宝卷》,想要看一看是否有新的谶语,天尊向陛下发难,必定是有了新的突破。
nbsp;nbsp;nbsp;nbsp;刚打开时,他隐约在宝卷上看到了一个“牝”字,然而等他再要细看时,这个字就已经消失了,原地留下了一团散发着清香的墨迹。
nbsp;nbsp;nbsp;nbsp;这是知行门的道术,赤阳子心想,有位夫子为了避免天神的力量外溢,污染凡人神智,用自己的道意遮蔽了神灵的信息。
nbsp;nbsp;nbsp;nbsp;虽然完整的谶语未能显现出来,但赤阳子毕竟做了这么多年缉妖司主,脑中早已有一部妖魔鬼怪百科全书,思索片刻后,便想起这尊逃离中原的生育、丰收之神。
nbsp;nbsp;nbsp;nbsp;此事还和牝神有关?
nbsp;nbsp;nbsp;nbsp;也就是说,不管牝神是不是自愿的,现在的天尊得到了祂的帮助。
nbsp;nbsp;nbsp;nbsp;赤阳子眼前出现了这样的场景:百姓们在堆积如山的面粉与白米前感谢天神的恩赐,愿意信仰天神,转而攻击尸位素餐的统治者。
nbsp;nbsp;nbsp;nbsp;没有人可以指责他们目光短浅,也没有人能让他们相信,这些恩赐的代价是耗尽了百年地力,后人会因此遭遇饥荒。
nbsp;nbsp;nbsp;nbsp;所有不劳而获的背后,都需要付出血的代价,凡人永远只能靠自己,每一尊神灵都是不可靠的。
nbsp;nbsp;nbsp;nbsp;最坏的皇帝,也比最好的神灵要好。
nbsp;nbsp;nbsp;nbsp;赤阳子收起了《大周宝卷》,在恢复了空气流动的缉妖司府衙内传音,不要再与天尊信徒纠缠,想办法打开离开此地的通道,前往皇宫救驾。
nbsp;nbsp;nbsp;nbsp;几乎就在他下达这一命令的同时,禁宫已被手持诏筹、披头散发、裸足狂奔的乱民包围。
nbsp;nbsp;nbsp;nbsp;左相领一众大臣来到了宫外,请皇帝随他移驾,言辞恳切,似是唯恐圣躬欠安。
nbsp;nbsp;nbsp;nbsp;然而紫宸殿中,皇帝冷笑了声,示意侍卫传话:“请左相进来说话!”
nbsp;nbsp;nbsp;nbsp;紫袍金带的左相昂首挺胸迈过高高的门槛,却没有看到想象中的场景,皇帝非但没有一丝慌张之色,端坐御座的姿态甚至可以说是安然的。
nbsp;nbsp;nbsp;nbsp;她嘴角含笑,令内侍给左相赐了座,在后者按捺不住心中焦急,生怕暴。民马上就要冲入宫中时,不疾不徐地说:“听说朕身边有小人,还请左相直言,这小人究竟是谁,竟惹得乌云蔽日,群情激奋?”
nbsp;nbsp;nbsp;nbsp;左相定了定神,打量着皇帝神情,这位陛下虽然对宗室下手狠,待臣子却还称得上是个虚心纳谏的贤君。
nbsp;nbsp;nbsp;nbsp;他不愿皇帝大刀阔斧地剪除世家羽翼,但也还没到一定要换皇帝的份上,若是陛下能随他心意下个罪己诏,暂缓科举改革,多多吸纳世家人才,取消女子亦能享有同等继承权的新法,那他还是很愿意继续辅佐陛下的。
nbsp;nbsp;nbsp;nbsp;想到最近这些新政都是右相操作,甚至为了推广新政,不惜六亲不认,把自家宗族一大半人都送进了大理寺,左相一阵牙痛,抬起眼时,已是义正词严的神情。
nbsp;nbsp;nbsp;nbsp;他起身道:“回禀陛下,臣所说的小人,正是与臣同朝为官的右相。”
nbsp;nbsp;nbsp;nbsp;左相吞了口唾沫,直起身子,便要将右相的所作所为痛斥一番。
nbsp;nbsp;nbsp;nbsp;谁知下一刻,皇帝身边的“内相”裴尚宫已从侧殿转出,手捧厚厚一沓奏本,呈递到了御案上。
nbsp;nbsp;nbsp;nbsp;皇帝随手取出中间一本,丢到左相脚下,笑意不减,声音落在左相耳中,却变得如同惊雷一般。
nbsp;nbsp;nbsp;nbsp;“爱卿倒是和右相想到一块儿去了,你可知道,她也参你侵占良田、收受贿赂、任人唯亲、徇私枉法啊?”
nbsp;nbsp;nbsp;nbsp;左相一怔,弯腰捡起奏本,一目十行地看过去,只见每一桩罪名清清楚楚,时间、地点、涉事人员、涉及金额数目……要不是这笔迹明明白白是右相的,他都要以为是自己的账本被皇帝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