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制定必须慎之又慎,选择最具山地战斗经验、最富机动性的团级力量,确保指挥通联顺畅。
路线的选择,需要结合最新的航拍照片和前线侦察报告反复推演,务必利用天然掩蔽。
后勤保障需要伴随轻装运输队和预定空投点支援。
至于卡点位置,必须提前锁定这几处高地或必经隘口,作为预备阵地备选!
同时,指挥所应密切关注其动向,一旦穿插部队到达预定区域,迅速调动部分火力对其进行支援!”
会场内的高级将领们或沉思,或低声交流,地图上那三条巨大的战略箭头:
西线的两把尖钳,中路的破甲重锤,东线的致命楔子,已经构建出一个清晰立体、极具魄力的攻击蓝图。
伍万里收回指挥棒,环视全场,进行总结道:“第四步:战役目标与关键要点!
最终战略目标:通过上述三线协同突击,力求在战役第一阶段,预计持续5-7天,歼灭联合国军西线及中路前沿主力部队。
包括但不限于美第3师主力、土耳其旅、南朝鲜第6师团大部,重创美第24师、新编陆战一师等部,并对东线南朝鲜军主力予以沉重打击!
力求歼敌总规模达到五个师或旅左右!
战役关键在于三点:一、突击的突然性与火力!
隐蔽集结、多路佯动、欺骗手段必须做足!
所有部队必须严格遵守战役发起时间!
集中所有可用炮兵力量,在主攻点形成绝对的、毁灭性的首次火力打击效果!
首日炮火准备的强度与精度,直接决定步兵突破的成功率!
二、速度!时间就是生命,就是胜机!
部队突破后发展战果的速度,尤其是西线第19兵团的渡江速度、纵深穿插速度。
中路第15军向金化的穿插速度,以及东线穿插部队向加平的穿插速度!
务必快!快!再快!
必须在敌指挥系统判断清楚我方主要战役企图、调整部署、特别是调动其强大的空中力量和预备队驰援之前,达成对敌西线美九军为核心的主力初步合围、对敌东西线和中部的实质性割裂!
所有指挥员需明确传达任务,赋予基层充分临机决断权,抛弃拖沓,直奔目标!
三、保障与协同!
后勤!弹药基数、油料、口粮必须确保!工兵部队务必保障关键通道、桥梁的抢修畅通!
尤其是临津江渡场与金化方向!防空!
西线第19兵团渡江和集结阶段、东线穿插部队在敌控区机动阶段,面临最严峻的空地威胁!
所有防空火器必须优先加强给这两个方向的部队!
同时,争取夜间行军、宿营!协同!
东西两翼突击集团务必时刻关注中路核心突破口的进展,及时调整向心攻击路线;中路突破集团必须全力保障金化通道的夺取与固守。
东线部队在牵制主敌的同时,必须对穿插部队提供力所能及的火力支援并掩护其侧后!
最高指挥机构需统筹协调全局,确保三路大军在时间和空间上紧密咬合,不能脱节!”
当伍万里的作战方案构想终于阐述完毕,会议室内陷入一种奇特的寂静。
不是质疑,也不是简单的惊愕,而是被一种宏大、精密且极具攻击性的战役构想在脑海中震撼过后,仍未能完全消化的肃然。
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弥漫的烟雾和将领们凝重如铁的呼吸声。
地图上那三把象征着西线钳合、中路凿穿、东线扎钉的巨大利剑,其寒光似乎穿透了纸张,映照在每个人的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