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东的父母和岳母唐韵抵达盛世科技临时医疗中心时,已是上午十点。
初秋晴日下,医疗中心的庭院里金桂初绽,甜香袭人。
唐韵身着藕荷色真丝旗袍,身姿窈窕如柳,发髻梳得一丝不苟,耳坠上的珍珠随着步履轻摇,举手投足间自有一番江南女子的温婉精致。
她特意提前半小时起床梳妆,对着镜子细细描了眉,又在耳后点了几滴祖上传下的玫瑰露——即便来做身体检查,体面二字也不能输。
“陈老先生,林先生,华先生,张道长,劳烦各位了。”
在张卫东的介绍下,唐韵敛衽行礼,声音清脆如莺啼,目光却不自觉掠过诊室墙上的铜镜,悄悄理了理鬓角碎发。
这一细节,却是落入了张道长的眼中。
检查由陈子良先为张父搭脉。
张父常年劳作,腰肌劳损是老毛病,林家厚当即以“分筋错骨手”为他松解粘连的肌筋膜,指下发出细微的“咔嗒”声。
张母则是脾胃虚弱,华杜渐提笔开方时,特意加了些健脾安神的合欢皮,笑道:“妹子夜里睡得沉,气色自然更好。”
轮到唐韵时,她下意识挺直脊背,将旗袍领口的盘扣又扣紧了些。
陈子良三指搭脉,片刻后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唐女士气血运行流畅,筋骨柔韧度远超同龄人。只是……”他顿了顿,斟酌着措辞,“思虑过甚,心火偏旺,耗伤阴津,以致眼下略有细纹隐现。”
这话正戳中唐韵心事。她今年四十有八,同龄人早已皱纹横生,全靠常年燕窝滋补和瑜伽锻炼才勉强维持着紧致身段,但这一年多来,照看外孙,又收拾家务,眼角已有了明显的细纹,皮肤也不再像以前那么紧致。
“老先生可有法子?”她急切追问,指尖不自觉绞着旗袍下摆。
张学成道长早就观察到,这是一个十分注重自己容貌的女子。
听了唐韵那急切的问话,张道长便忍不住含笑旁观,此刻忽然开口:“唐女士禀赋极佳,若得良方调理,驻颜并非难事。”
他转身从药柜最上层取下一个古朴木盒,打开时异香扑鼻——里面是数十粒鸽卵大小的药丸,色泽如琥珀,隐隐泛着光泽。
“此乃‘凝露丸’,以长浑江野山参、天山雪莲配伍,我去年在终南山采得的千年茯苓,经九蒸九晒而成。睡前含服一丸,三月可见功效。”
唐韵的眼睛瞬间亮了,仿佛见着稀世珍宝。她小心翼翼接过木盒,指尖轻触药丸,只觉温润如玉。
“道长费心了!”她声音发颤,竟有些哽咽。
女人爱美,无关身份年龄,这份突如其来的惊喜,比任何赞美都让她动容。
张卫东在一旁看得好笑,又觉温暖。四位导师不仅医术精湛,更懂人心。
唐韵退休前可是新东省的妇联主任,生活优越,精神状态也是相当好的。
这一年来,她为了照看外孙小张晟,可谓是精疲力竭,殚精竭虑,连面色都不如从前了。
如今这副药,怕是比任何补品都让她心安。
“多谢四位先生。”张父握着陈子良的手,感激不已。张母则拉着唐韵的手,笑着打趣:“这下好了,咱们家要出个‘不老仙妻’了!”
唐韵脸颊微红,却将木盒紧紧抱在怀里,仿佛抱着一整个青春的梦。
庭院里的桂香随风飘入诊室,混着药香,酿成一段福泽绵长的佳话。
送走了心满意足、仿佛年轻了几岁的父母和岳母,张卫东心中却是突然泛起了波澜。
“道长,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张卫东迫不及待的说道。
“莫不是想把我那‘凝露丸’进行量产?”张道长一下子就看透了张卫东的心思。
张卫东苦笑一下说道:“正是。”
“卫东,”张道长当时捋须轻叹,眼神中带着一丝对天地造化的敬畏,“此方乃贫道云游时,于一处人迹罕至的灵秀之地,偶得几味主药,再结合古方改良而成。其核心几味药材,非人工可培育,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每年产量稀少得可怜。若按古法精心炮制,一剂成药的成本……不下这个数。”
道长伸出五根手指。
张卫东心中一凛:“五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