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是李红兵觉得自己小气,舍不得出钱,阎埠贵连忙表态进行争取。
虽然外面的修车铺,也有卖私人组装的自行车,但质量如何,却不好说。
李红兵那辆旧的,显然不存在这方面问题,而且知根知底,买的放心,哪怕价格上没有比外面便宜太多,阎埠贵也能够接受。
“阎大爷,这不是钱的问题,那辆旧的自行车,我打算送给我姐和我姐夫他们。”
李红兵无奈,只能把自己的这个打算说出来。
那辆旧的自行车,虽然比不上新的和当下的国产大牌,但卖上个大几十,显然没什么问题。
倒也不是李红兵完全看不上这些钱,除了对李红梅和赵卫国有特殊纪念意义以外,主要是接下来元旦结婚的摆酒席面,李红梅已经打定了主意,想要帮他把费用给都包了。
李红兵不愿意占这个便宜,也不想让他们破费,刚好这辆旧自行车闲置了下来,送还给他们,也算是一种“补偿”。
“这样啊!”
听李红兵这样一说,阎埠贵也意识到自己没机会了,顿时无比失望了起来。
也就是李红兵了,一辆价值大几十的旧自行车,说送就送给别人了,哪怕是自己的亲姐姐,也没几个人能做到这个地步。
但这个人是李红兵,一切就都合理了。
“阎大爷,您要是想买自行车的话,不如直接买辆新的,现在的自行车价格,可比四五年前,便宜了不少,正是适合入手的机会。”
知道阎埠贵一直想要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只是阎埠贵抠,舍不得这个钱,要不然这次也不会盯上他的旧自行车。
看在过去这几年相处还不错的份上,李红兵直接给了一个善意的建议。
由于刚建国时,生产原料的紧缺和工业发展薄弱,所以自行车的产量并不高,价格也格外昂贵。
随着这几年的发展,尤其是一五计划的进行,眼下国产自行车的年产量,已经逐渐上来,价格也比以前便宜了不少。
现在这个价格,虽然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贵,但已经没有多少下降空间了。
关键是。
现在全国粮票已经发行,要不了多久,就会全面进入票证时代,到时候想买自行车的话,可就要自行车票了。
眼下这个时间买,显然是最划算的。
阎埠贵不知道这些,所以李红兵才特意提醒。
“这……红兵,你太高看你阎大爷了,现在一辆新的自行车那么贵,我的工资也不算高,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哪有那么多钱买新自行车呦!”
犹豫了一下,差点心动的阎埠贵,直接苦笑了起来,当着李红兵的面,哭起了穷。
“阎大爷,您现在要是不买的话,到时候可千万别后悔。”
见阎埠贵还在自己面前演戏,李红兵无奈的摇了摇头。
也许别人不知道,难道李红兵还不清楚吗?
别看阎埠贵整天哭穷,算计这算计那的,好像日子过得十分艰苦,实际只不过是他抠罢了。
原剧中,阎埠贵可是整个四合院当中,最早买电视机的人,后面改諽开放,阎解成和于莉两口子开餐馆的时候,阎埠贵还有偿借了他们一大笔钱,足足有几千块。
八十年代初期,能直接拿出几千块的人,会穷?
这些钱,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攒出来的。
即便现在,阎埠贵的家底还没有那么厚,而且家里四个孩子,加上他和阎大妈两个人,一共六张嘴,开支压力的确不轻。
但阎埠贵作为小学老师的工资,没像大家想的那么低,而且阎埠贵抠,各种想方设法省钱,实际月开销并不算高,即便不是困难时期,也都是精打细算过日子。
不说别的,起码现在买一辆新自行车的钱,阎埠贵肯定是有的。
本来还在心疼钱,可一听到李红兵这样说,阎埠贵就忍不住开口追问道:“红兵,你这话怎么说?为什么现在不买,以后会后悔?”
李红兵在丰泽园工作,那里出入的客人们,基本都是上层人士和政要名流,说不定知道一些他们这些老百姓不知道的消息。
“其实也没啥,现在不是粮食、布和油这些东西,都需要定量和凭票购买了吗?搞不好接下来,其他的一些东西,也会这样操作,包括自行车这种大件。”
李红兵直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