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他又一遍遍想着,一遍遍更恨,他当真相信了那句“魅妖情生而道陨”,于是更恨她要生出情。
她原本最渴求生,情却让她至此。
可想着想着,他又觉得,是啊,她原本是那么渴求生,她是在一条死路里给他指出生路的妖,她怎么会如此做呢?
为此,哪吒还去找了那个凡人。
凡人说她不曾爱自己,看他的眼神与任何凡人都无异,她一心为道,心往大爱,从来不对凡人苛责,更不会对恩人怨恨。
可这个无知的凡人,却因七情妄欲,害死了她。
哪吒将那凡人诛杀于剑下,如其对瑶夭所做,一剑穿心。
瑶夭次次与他说,他不能杀人。
但最后,他杀人,是因为她。
他却又由此顺藤摸瓜,找到了已逃去异界的罪魁祸首,明白了她死前更大的一场阴谋。
《妖录》之中的话,又一遍浮现脑海。
[魅妖,可操控万物,若得之,于其魂中注入强大灵力,便可令其成为容器。]
[魅妖,亦可融魂修灵。]
应龙想要操控魅妖为祸三界,魅妖却没有真正被它杀死,可它盗走仙骨,破开了时空缝隙逃往了异界。
她没有真正被应龙和她的恩人杀死,是不是昭示着她并没有生出情,还是她生了情,可对方并不是她的恩人?
那她究竟又为何而魂飞魄散呢?
而魅妖,不仅能操控万物,亦能融魂修灵,填补这被撕裂的时空缝隙。
一切为何这么凑巧。
一切为何……像是要引着她往某种必然殉道的结局走去。
此时,哪吒的恨就成了一种茫然。
她不会死,她不想死,她是想向死而生。
他想着,若是昔年他不逞一时之快将蛇妖诛杀,而是一举将应龙一并拿下,会不会就能救下她?
他本该有许多次救下她的机会。
当年在她化生之时救下她,让她跟着他;早先就将她的恩人杀死,将她锁在莲华宫;亦或是早早杀死应龙,永绝后患。
他错过了一次又一次,见死不救。
——不对,还是不对。
在无数个昼夜,他盯着那团永不寂灭的怨气,反复在煎熬中琢磨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魅妖无情,何以必然殉道?
而她的怨气从始至终,从无任何波动。
即便他杀了她的恩人,杀了无数牵连其中的妖,替她解了气,替她报了仇。
就好像她恨的都不是这些。
……她当真无情吗?可她却能生出怨气。
她有情。
哪吒在一遍遍自问中,终于得到了这个答案。
可她的情究竟由何而生呢?又是因谁而起呢?
无心之妖,生出来的情又岂会是真?
哪吒仍守在凝魂阵前,有时,仍会控诉她不自量力,又说着将她抓回来的那一日,定会让她比死还要难过。
他就如此,年年月月,岁岁不息,怀着恨意与恶意……想着她。
又是一日清晨。
莲华宫坐拥云海,惯看朝霞,但今日的朝霞,红得异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