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69中文网>遥遥 > 3040(第10页)

3040(第10页)

张若瑶摇摇头,她还真是一点印象都没有。

怎么会这样呢?怎么能这样呢?很多被遗忘被忽略的东西,从前觉得无所谓,到了想要寻找的时候才发现无处可寻,真成了生命里切实存在的一段缺失了。

记忆里的高楼还在,但现实中已然倒塌,一块砖石都找不见了。

这可真让人悲伤。

“好了张若瑶,有来有往才叫聊天

,你现在能跟我讲讲阿姨的事儿了吗?”

张若瑶把腿撤回来,然后起身,绕过闻辽,在他另一侧重新坐下,把另一条伸出去。

闻辽认命地开始按摩她的另一条腿。

“你怎么知道的?”

闻辽说:“我又不傻,咱俩天天在一块,你那电话究竟打没打出去我还不知道?”

“那你一直没问我。”

“有些秘密,询问的人要比怀揣的人更纠结,更为难。”

闻辽试探着问:“你今天心情不好,和阿姨有关?”

张若瑶自己也捶着膝盖,点点头说:“我不知道从哪开始讲。还是你问吧。”

闻辽斟酌着,斟酌着,最后还是决定直接些。

“阿姨走了几年了?”

张若瑶看向远处那个红绿灯:“十一年。也是冬天,刚好十一年。”

“因为什么?”

张若瑶说:“生病。”

她沉默了一会儿,伸出手,把左手的衣服袖子撸起来了,胳膊肘外侧有一块皮肤微红,看着并不明显。她给闻辽看,闻辽摸了摸那儿,说:“你上次告诉我,是大学时候打水不小心烫的,留了疤。”

张若瑶点头:“没错,是开水烫的,但不是在学校,是在医院。”

2012年冬,爸爸走后第三年,有人上门介绍对象,被妈妈赶出了门。

2013年春,张若瑶读大二下学期,妈妈确诊,她才知道原来妈妈过去几年总提起的胃痛其实已经很严重。

2014年年初,张若瑶读大三,妈妈走完了确诊后九个月的生命周期。除了最后的时刻,妈妈全程拒绝在医院接受治疗,这让张若瑶不理解,不接受。从前是这样,十一年过后回想起,也仍是这样。

但即便她再不理解,再不接受,妈妈的态度也远比她要更坚硬,更无懈可击。

她无法撼动。

如果妈妈是用最后的时间接受姑息治疗,用身体较好的状态来完成人生未尽的一些遗憾,比如旅行,比如去看世界,张若瑶想,她大概也不会如此痛苦,可偏偏妈妈最后的时间也如平常一样,照常上班,照常衣食起居,照常去超市卖打折的米和菜。甚至在离去之前,还帮她交好了未来几年的保险,家里的物业费,取暖费,在抽屉里留好了自己办葬礼的钱,写了一张纸条,告诉她,应该怎样办手续,去哪个派出所,怎样办死亡证明,以及应该在哪一个时间点去哪一个银行取定期存款,那些钱足够张若瑶个人缴纳社保一直到退休,这样哪怕她一生无所建树,到了晚年也能有养老金正常生活。还告诉她,瑶瑶,别害怕,我的身后事从简,妈妈担心你忙不过来。如果自己不行,就去找三姨姥,让三姨姥帮帮你,不要不好意思。

这些都算前情。其实最让张若瑶无法释怀的,是妈妈说,乖瑶瑶,从你爸爸离开以后,妈妈好像看透了人生无常,对生活已然没有盼头,也没有留恋。如今离开,亦是解脱。

“我恨过我妈,她说她没什么留恋,我不明白,我为什么不能算作她的盼头?她的留恋?为什么不能为了我再坚持一下?”

即便她也清楚,可能通过治疗延长的生命时长有限,生命质量也并不高,但她仍不能接受,不能接受妈妈这样“不负责任”的、任性地离去。

“我知道,我妈那个时候已经很痛苦了。”

“我也知道我不该这样想,我太自私。”

“我恨我妈,我也恨我自己。”

闻辽的手臂绕过她,一下一下摩挲着她的头发:“尊重生命的自主权,是个说起来冠冕堂皇、做起来万分痛苦的决定。你和阿姨都尽力了,如果你自责,无疑是对自己的二次伤害。”

从妈妈确诊到离开,张若瑶有很长一段时间好像处在情绪的真空期。

那段日子里,即便心里痛楚,但她统共只掉过两次眼泪。

“第一次是在我带我妈去北京看病,回程坐公交,我看到坐在前面的一对夫妻,他们手上也拿着影像科的塑料袋。妻子坐着,她的丈夫站着,他们的手紧紧握在一块儿,我看着看着忽然觉得很难过。但我不知道自己在难过什么。”

讲到这里,张若瑶没有办法控制眼泪了。

闻辽说,缓一缓,先别说了。

张若瑶说没关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