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开怀朗笑道:“咱们走南闯北还有这好处,起码云水间这几年赚的盆满钵满了。”
“这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圆娘逗趣儿道。
知雪估量着椰子水的数量,已经在泡米了。
八郎拎着个小木桶,摇摇晃晃的走进来,看来小木桶里装了不少好东西,他看到知雪在泡米,不禁问道:“阿姊是要做好吃的点心吗?”
圆娘还未答,他脚底一滑,直直的朝前跌去,苏轼眼疾手快立马拎住他的衣领,火速将他拎到了一旁,他手里的小木桶却摔倒了,里面的东西争先恐后的跑了出来。
那可真是个百宝桶,里面竟然什么都有!泥鳅、螃蟹、小虾子、菱角、不知名的小鱼儿,叽里咕噜的滚了一地,苏轼和圆娘满地里去抓这些玩意儿,没一会儿双双滚成了泥猴。
八郎还在一旁拍手大笑道:“爹爹和阿姊像两条大泥鳅!!”
被织布回来的朝云拧着耳朵拎走,去书房里罚站!
原因无他,这小子阴差阳错蒯了一条蛇回来,还是带毒的那种,幸亏砚秋眼疾手快一刀嘎了。
老远就听见这小家伙哭的震天响,圆娘去浴房喜干净身子,又换了身干净衣裳,榨了一杯椰奶去看他。
只见苏轼也整理完了一身的泥点子,亦步亦趋的跟在她身后,与她齐齐向书房的方向扒了扒头。
八郎是苏轼的老来子,平日里喜欢的什么似的,连跟他说话都是温声细语的,宠爱的紧,更舍不得下手打了,今日见小家伙被他阿娘训的委屈的直掉金豆豆,苏轼心疼的了不得,又不好意思说些什么,只好跟在圆娘身后狗狗祟祟的来看两眼。
小家伙抬头看见了爹爹和阿姊,皱了皱鼻头,赌咒发誓道:“我日后再也不贪玩了,一定好好读书!”
圆娘失笑,摇了摇头,手中端着椰奶杯子走了过来,递给他道:“你才多大?这就读书了,快喝杯椰奶补补水吧,别淌眼泪淌干了。”
八郎破涕为笑,又开始撒娇道:“阿姊,我们能去荡秋千了吗?”
圆娘抬头去看苏轼,苏轼暗中摆了摆手,示意她们快走,至于朝云他来摆平。
姐弟俩逃荒似的麻利跑了,没几步就听朝云抱怨道:“官人就惯着八郎吧!”
“小孩子嘛,又不是故意的,你骂他他也不懂什么的。”苏轼说道,“这次就算了,好不好?!”
第149章
稻子熟时,圆娘的椰子酒也酿好了。
苏轼雇了十几个来割稻的短工,只是这些人里女工占一多半。
圆娘不解,在她的固有印象里,田间割稻这种繁重的活计,难道不是男人来出力吗?!
朝云解释道:“这里的风土人情与中原大不相同,许多人家都是女子在田间劳作,男子在家的。”
六郎闻言,目光微顿,心生向往。
圆娘转身给了他一个暴栗,警告道:“你是西蜀人,就别想这种美事了。男子汉大丈夫,割越多的稻越威武霸气。”说着,她将手里的镰刀递给他,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去吧,中午有好吃吧。”
六郎一听说中午有好吃的,偷懒的心一歇,挥起镰刀毅然决然的向田间走去,他今日必是一个勤劳勇敢的少年!
八郎看着哥哥走了,他伸出白嫩的小手,也想摸一摸旁边的镰刀,却不想下一瞬便被圆娘掐住腋下抱起来。
圆娘好笑道:“咱们八郎这么爱干活呀?”
八郎嘟起肉嘟嘟的小嘴,表明心意道:“阿姊,八郎不懒的,八郎也能割稻。”
圆娘将他抱入怀中,捏了捏他红乎乎的小肉脸,心道:你这个小玩意儿下刀割到自己的脚可如何是好?!
朝云给了他一个特制的小竹篓道:“你跟在哥哥后面拾稻穗好不好?拾得稻穗给你换瓜果吃。”
八郎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好呀!”说着自己挣扎着下地,背上小竹篓颠颠的朝六郎跑过去,边跑边大声说道:“哥哥,哥哥,等等我啊!”
圆娘道:“八郎还小呢,现在干活还太早了。”
朝云笑道:“咱们还指望他这个小人儿干多少啊?左右先培养他勤劳的习惯再说,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平日里官人也纵着他,哥哥姐姐也宠着他,便不特意养,少不得添些娇纵的脾气,再大一点可就不好板正了。”
此言有理,圆娘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苏轼领着人在田里割稻,道边上又围了一圈看热闹的人,大家开始七嘴八舌的议论:“苏家的稻子怎么长得这样好,稻穗结的特别密实,又大又沉!”
“是啊,怎么跟我家那稀稀落落的稻子不太一样?”
“苏学士是有大学问的人,自然跟咱们种地不一样。”
“要不,咱们向苏学士请教请教这种稻的学问?”
“只是人家是官身,肯教导我们这样的小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