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影的话让赵真微微颔首,对李崇义的反应并不意外,这是最符合其利益的做法。
但对于何高轩的沉默,他眼中却闪过一丝深思。
“那。。。。。。清流那边呢?”
赵真又问了一个关键问题。
朝堂势力大致分为三派:以太师为首的保守派,以何高轩为首、力求革新的改革派,以及自诩中立、往往在关键时刻发挥平衡作用的清流集团。
如此大的风波,清流那群最爱议论朝政、弹劾大臣的御史言官们,怎么会毫无声响?
然而,影的回答却出乎他的意料:“回陛下,无论是上次何府寿宴风波,还是此次银票流言事件,清流官员皆集体缄默,无人上书,也无人公开议论。”
“仿佛。。。。。。仿佛全然不知此事。”
“集体缄默?”
赵真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他轻轻重复了一遍这四个字,随即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呵。。。。。。这是想隔岸观火,坐收渔翁之利吗?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他摇了摇头,似乎觉得有些可笑,又有些无奈。
这些臣子们的心思,他岂会不知。
“罢了!”
赵真挥了挥手,似乎暂时不想深究清流的态度:“既然他们选择作壁上观,那便由他们去。”
“影,你的首要之务,仍是给朕盯紧太师府和韩府!”
“朕要清楚地知道,李崇义下一步会如何做,以及。。。。。。吴承安那边的任何反应!”
“是!臣遵旨!”
影干脆利落地应道,身形随即如同融入黑暗一般,悄然无声地退出了养心殿,仿佛从未出现过。
殿内再次恢复了寂静,只剩下赵真一人。
他缓缓踱步到殿门口,负手而立,望向殿外那片漆黑深邃、寒风呼啸的夜空。
远处的洛阳城,只有零星灯火在寒风中摇曳。
年轻的皇帝嘴角微扬,露出一抹充满好奇和期待的笑容,低声自语道:
“吴承安,面对太师这先阻后放的手段,你这六万两银子。。。。。。还会去兑吗?”
“朕,倒是很好奇你的选择了。”
次日清晨。
凛冽的寒风依旧在洛阳城的大街小巷肆意穿梭,卷起地上的残雪和枯枝,发出呜呜的声响。
天色刚蒙蒙亮,灰白色的天际尚未完全褪去夜的沉寂,街道上行人寥寥,唯有更夫裹着厚厚的棉衣,敲着梆子,呵着白气蹒跚而过。
韩府那两扇厚重的朱漆大门依旧紧闭着,门环在寒风中微微晃动,发出轻微的碰撞声。
然而,就在这片清冷寂静之中,一阵突兀而沉重的车轮碾压青石板路的声音,由远及近,打破了韩府门前的宁静。
只见一辆装饰颇为考究、由两匹健马拉着的马车,在一队伙计的簇拥下,缓缓停在了韩府大门前的石狮子旁。
车帘掀开,通宝钱庄的刘掌柜裹着一件厚厚的裘皮大氅,从车上跳了下来。
他搓了搓冻得有些发僵的手,对着身后马车上下来的伙计们指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