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社稷?那依卫国公之间,朕应该立谁为后?”
“世家大族那么德言容功俱佳的女子,任皇上挑选。”
“朕看你是想举荐自己的嫡孙女吧。”萧厉面色发沉,声音带着怒火,“尔等的心思,别以为朕不知道,朕看你们巴不得把自家女儿送进宫,再生上十个八个皇子皇女才算踏实!”
几位族长诺诺连声。
“卫国公,安国公,定国侯……”萧厉一边踱步,一边把几位老臣的爵位挨个说了一遍,“诸位的祖上都是景朝的开国元勋,太祖才会封了这些公爵侯爵。可你们现在看看,族中子弟有几个顶用的,成日里想着与皇室联姻维持荣华富贵,你们不觉得愧对自己的祖宗吗。”
萧厉越骂声音越高:“朕的朝廷不要顶着勋贵名号的草包废物,若是想维持家族的荣耀,便好生教育族中子弟,科举中个状元探花,自然光耀门楣。若是没本事,就守着爵位安生过日子。如果再想着乱七八糟的事,休怪朕不念旧情。”
饶是已是数九寒冬,几位老臣依然出了一身白毛汗。
虽然萧厉没有明说,但他们不是不明白,皇上的意思是,如果他们再作妖,皇上就要动他们的爵位了。
萧厉亲政这些年,不仅兵权由叶家父子掌握,而且每年都开科举,鼓励寒门学子入仕,世家的权势被削弱了不少,早就不复前朝的荣耀,是万万不敢和皇上顶着来的。
所有劝谏的折子被留中不发,去宫门口的跪着的大臣也都被灰溜溜赶了回来。
几个世家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转变,不再像之前那般歇斯底里地反对皇帝立男后,甚至卫国公还在朝堂上公开表示,叶元帅击退契丹,劳苦功高,册封叶家二公子为后,也是应该的。
几个闹得最厉害的老臣都不发话了,其他跟着起哄的臣子自然更不会坚持,就这样,立后的旨意顺顺当当发下去,礼部接旨后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
*
前朝因为立后的事闹得一片混乱,蓬莱苑却一副岁月静好。
烧得正旺的炭火和地龙让蓬莱殿温暖如春,小含羞草裹着狐皮毯子,斜斜靠在榻上,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拿起炕桌上白瓷碗盛的牛乳燕窝茶,用镶着粉宝石的水晶勺搅了搅,端着碗咚咚咚,一口气全喝了。
刚从门口进来的小亭子:……
昭卿您到是稍微矜持点呢?
“昭卿,皇上说今天让您把论语再往后抄十页,还有珠算题,也不能落下。”
叶眠的小脸当即就垮了。
这么美好的下午,说什么抄书珠算啊。
晦气!
萧厉这些天又不知道在忙什么,都好几天没来蓬莱苑了,居然还记着让他做功课。
烦!
叶眠抓狂地挠了挠头,挣扎着抄了两行字,实在受不了了,把毛笔往桌上一扔。
不抄了,出去玩。
他抓起貂皮斗篷,把自己围得严严实实,捧着手炉,准备去御花园的小亭子里煮奶茶吃点心。
刚出宫门,就见几个小太监正往宫廊两侧挂红灯笼,还有一队一队的宫女太监捧着系了大红绸子的礼盒,穿梭而过,步子很快,看起来挺着急的。
叶眠好奇地问小亭子:“宫里怎么这么热闹啊,是要过年了吗?”
他在话本子里看了,人间有过年的习俗,除夕晚上要吃年夜饭,包饺子,放鞭炮,还要守岁。
听着就有意思。
他还没见过鞭炮呢。
叶眠掰着手指头数:“可是这才腊月初,现在就过年,是不是早了些?”
小亭子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他咬了咬牙,还是没忍住道:“昭卿,这不是在准备过年。”
“那为什么这么多灯笼,还有这些人,都是做什么的呀?”
“昭卿,他们……他们是在准备立后典礼。”
萧厉要册立新后的事,后宫已经传遍了,只不过叶眠不怎么出门,身边除了小亭子之外也没有其他伺候的人,才会这么长时间都不知道。
“立后?”叶眠愣了愣,半晌才轻轻说,“皇上要娶皇后了吗?”
“正是。”小亭子强做出一副笑容,“昭卿,您……您要想开些。”
叶眠几乎没听见小亭子在说些什么,只是呆呆地站在原地。
他看过话本,皇帝成年了就要娶皇后,还会和皇后一起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