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琯璋颔首,又听得许玉娘说道:“你如今这样便很好,回了盛京城,也莫再像以前那样待她才是。”
那样冷冷清清、沉默寡言的夫君,莫说槿妤这个娇生惯养的姑娘受不住,她身为他的母亲,也经常被气到。
“若说你一直清清冷冷的便也罢了,如今见识过你温情的一面,再恢复回去,她会真受不住的。”
得到再失去,最让人痛苦。
苏琯璋看着满腔担心的母亲,郑重地回应道:“母亲,儿子不会的。”
以前是他不好,如今夫妻之间两情相悦、恩爱不疑,膝下又有可爱幼女,他不会蠢到毁了自己的幸福。
送走苏琯璋之前,许玉娘看着身上气质变化颇大的儿子,有些感慨,“若当初你早早就改了以前那讨人嫌的性子,也不至于和槿妤生生蹉跎了几年。”
说着,她想起这儿子以前都是一副什么德行,便有些没好气,“亏得你娶了这么好的媳妇儿,日后自当珍惜才好。”
苏琯璋不自在地摸了摸鼻子。
他才和母亲郑重应承过,才过了多久?又被嫌弃,旧事重提。
即便如此,他也重新应了一回,才将许玉娘哄得火气散尽,回了房休息。
翌日,白隼将从宣文晟手里取得的书信交到苏琯璋手里,便歪着头享受着宣槿妤的摸头、揉肚去了。
苏琯璋很快看完信,对齐齐看过来的苏老夫人、许玉娘和宣槿妤说道:“是京中来信,我们没事的消息已经传到盛京城了。”
不要小看小道消息的传播速度,在有心人的传播下,坠崖的夫妻俩无事、还携幼女出山的消息竟是比纵马疾行的暗卫还早传到京中。
毕竟,大盛玩飞鸽的富贵人家也是不少的,可不比马匹快?
且这种与己无关的消息,除因带有几分传奇色彩而让人颇感兴趣外,也不会引来旁人关注,将那飞鸽打落。
苏老夫人点点头,“新帝那里是何态度?”
早前她听长子和长孙的分析,担心新帝再发疯,污了宣槿妤的清名,和混淆岚姐儿的身世,才同意散播一家三口死亡的消息。
如今一家三口无事出山的消息传入宫中,他不会再发疯罢?
难说,毕竟是以那样的手段登上帝位的人。
第98章第98章简直有损她贵夫人的形象
“新帝态度不明,但早朝时亲口和岳父道了恭喜。”苏琯璋回答,担心地看了宣槿妤一眼。
但宣槿妤只是静静地听着,便是听到新帝的名字,也没半点情绪波动。
守孝五个月,她已经学会了将所有仇恨都压在心底。苏琯璋说得不错,只有将他从那帝位拉下来,才能让他为外祖父的死付出代价。
她可以等。
许玉娘顺着苏琯璋的视线看向宣槿妤,转了话题,“信上怎么说?”
苏琯璋看出妻子情绪安好,便收回视线,闻言答道:“岳父说,苏家、宣家和林家都已经准备妥当,随时迎我们入京。”
得知他们终于出了崖底,几家人都十分高兴,早早地就做好了迎接他们回京的准备。
苏家那里,林清婉惦记着一家子还未到京城,还特意走了一趟,发现管家早已领着一众下人,将府中内务打理得事事顺当。
“夫君说,他们再有两日便可抵达京城。”许玉娘接过苏琯璋手中苏声写来的信,和苏老夫人说道。
苏琯璋看过来,许玉娘意识到什么,瞥了一眼苏声写信的时间,改口道:“夫君和孩子们明日便可入京,届时会有人南下来接应我们。”
苏老夫人点点头,放下了心,“不错。”
苏家人若是顺利入京,那么他们回京路上,便定不会再有暗杀的事情发生。如今全天下百姓都在看着呢!
传言虽离谱,但到底吸足了百姓们的视线,也算是一件好事。
话虽如此,以防万一,苏声还是安排了暗卫南下护送他们。
“璋小子,何时出发回京,你来安排。”苏老夫人对苏琯璋说道。
如今已经是七月中下旬,入了秋,天气已经微凉,大家都换了秋衣。
他们还带着未满周岁的岚姐儿,这一路的行程定然会十分缓慢。有依可循,像苏琯绵和孩子们一路躲躲藏藏,从佟城到淮招县的时间,用了三个月。
他们从淮招县入京,虽然用不了三个月,但往后天冷路难行,也至少得用两个月罢!
再不出发,大雪封路之时,他们怕就要被困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