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对大岚的货物管控是真的下了恨手。
不但提高了税银,还有许多东西是不让买卖交易的。
阿杏愤愤的说,“碧水人最看重的就是利益。
表面上宣称自己中立,不参与别国的争斗。
暗地里估计早就投靠了善金,帮着他们备战呢。”
阿杏分析的很有道理,这基本上是已经摆在明面上的事了。
她们这两个村姑都能看出三国之间的关系。
那些站在这场纷争顶端的人,怎么可能不明白其中的猫腻呢。
但这些事,现如今也轮不到惊蛰她们操心。
吃过午饭,阿杏去了窑上给阿玲帮忙。
惊蛰回了院子,开始设计准备烧制的碗碟。
阿玲说过,江源的土质细腻,若是配比合适,窑内的温度达标,瓷器她也是能烧的。
这世道没有高科技,要制造这些东西,全靠工匠们的经验与手艺。
惊蛰虽不懂烧陶,但经历过信息爆炸的年月,如今工匠们的不传之秘,多少也都了解一些。
设计些新颖独特的碗碟坛罐,是不在话下的。
还专门找了木匠阿公,刻了一枚带有陆家村标识的印章。
印在阿玲制好的坯胎底部,算是一个防伪的标致吧。
阿杏出发前,惊蛰叫她将这次的收益全部换成粮食带回来。
送走了阿杏,也终于盼回了谷雨的消息。
谷雨的信里说,沙风镇和白石城的情况,居然比以前好了许多。
虽然日子过的还是紧巴,但往年那般到处都是饥民的景象,已经很少见了。
新王下了旨意,鼓励农-->>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