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楼主座,帘幕后笑语喧哗,奉承之辞不绝于耳。
杜珂胸中窒闷,撩帘而出,独自倚栏望向楼下,当目光扫过纷乱人影,倏地一定。
只见堂中一名眉眼清秀的绿衫少年,身姿神似他的幼女杜若烟。她腕子却是被一青年牢牢扣着,二人疾步穿行,直往楼梯方向而来。更叫他心惊的是,长子杜若璞竟紧随其后,面色冷凝。
一瞬间,杜珂呼吸一滞——那必是烟儿!她身旁的青年,应是徐子文那小子。
一股热流蓦地撞进心口,她竟闯入此等龙蛇混杂之地,只怕是寻他而来。
杜珂又惊又急,指尖不自觉掐入木栏,一时之间进退两难。追上去,宴席未散,恐惹人注目;不追,又怎放心得下?
正是念头翻涌,心乱如麻,身后忽传来低笑:“韫之怎独立此处?席间无你,索然得很。”
杜珂强自敛神,回首见是孙怀瑾,只淡淡道:“里头气闷,出来透一透。子瞻可知,这宴几时能散?”
“我看那位侯老爷似有要事,怕是快了。”孙怀瑾目光含笑。
话音才落,便见那位“侯老爷”在一众随护的簇拥下徐步走来。
那人年岁与杜珂相仿,面容白净,唇角似含笑意,神色却阴晴不定。玄色暗纹锦袍收敛不张,虽作商贾打扮,周身气度却隐然压人。左右随行者皆身形健硕,目光冷锐,悄无声息隔开闲杂,气息森然,绝非寻常家丁。
侯老爷行至二人跟前,微微颔首:“韫之兄,子瞻兄,恕鄙人俗务缠身,须得先行一步。”他语调和缓,却自带一股不容置疑的意味,“听闻拈花宴最后一出‘好戏’不同寻常,二位若有兴致,不妨一观。待来日京师再会,再与二位把盏言欢。”
说罢拱手一礼,便在众人的护卫下朝后门行去。
杜珂默然目送,脊背微微绷紧。
孙怀瑾见来人身影消失在廊角,便也向杜珂拱手:“既如此,我亦觉乏倦,不如同行归去?还是说……韫之你想留下看看那‘压轴大戏’?”
杜珂按了按太阳穴,神色略显疲乏:“子瞻先行一步罢。方才席间多饮了几杯,此刻头疼得厉害,待歇息片刻、缓过酒劲便走。”
孙怀瑾闻言也不多劝,只点头道:“那你好生歇着,莫再贪杯。告辞。”
他转身步入楼道,脚步声渐远。
廊外夜色沉沉,楼内喧嚣未止。杜珂独立原地,目光却已悄然转向方才杜若烟消失的方向。
牡丹楼后厅,司仪话音甫落,满座皆寂。
那“以真貌论风流”的规则已是惊世骇俗,未待众人消化,数名侍女已鱼贯而入,每人皆手捧一套崭新的绛紫绢衫,款款立于各位宾客身侧。
“还请诸位贵客,”司仪的声音再度响起,打破了沉寂,“随侍女入后室沐浴更衣。牡丹仙子素来爱洁,不容纤尘。”
徐子文侧身,低声凑近杜若璞耳畔:“若璞兄,这……这成何体统!我们是走是留?”
杜若璞眉头紧锁,正欲示意撤离,忽听席间一名男子猛地站起,高声喝道:“荒唐!我退出!此等秽乱之事,实乃有辱斯文!”
后厅一时寂然,众目齐聚。
司仪依旧笑容不改,拱手而答:“贵客欲退,自无不可。只需知悉两件事:其一,入宴所付金银,恕不退还;其二,离去前,需向门房龟公报上姓名籍贯,立字画押,声明自此绝口不提今夜所见所闻,落子……无悔。”
他言辞柔缓,却字字透着冷硬:“若还有哪位想走,此刻便是最后时机。”
那原本义愤填膺的男子顿时语塞,僵在原地。满场静默中,忽有轻佻之声插入:“那位兄台如此激动,莫不是身上有何难言之隐,怕露了相?嗐,戴着面具呢,除了身下那屌样,谁又认得出你?”
厅内顿时爆出一阵了然地哄笑。那男子估是面皮涨红,最终颓然坐下,再无声息。
杜若璞与徐子文四目相对,心中俱是一沉。原想抽身,已是来不及了。
待众宾客换上一式的绛紫绢衫,戴着毫无二致的面具后,厅内景象骤然诡异。
方才还依稀可辨的身影,此刻皆化成模糊相同的轮廓,再也分不清谁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