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江苒自由发挥,准备了麻辣拌,东坡肉,酥糯排骨,鸽子菌汤,外加冰粉。
那人出手阔绰,但也不能再多了,否则食盒不够装的。
期间还制了薯条、薯片、爆米花,让阿肆摆在食肆门口,路过的小孩儿可免费吃,大人则看情况。衣着体面的正常收钱,穿得寒酸的适当赠予。
阿肆非常开心地接下了工作,自个儿偷偷吃了个爽,以为自家主子不知道。结果江苒听了一下午的好感值播报,烦得直接让系统给小姑娘屏蔽了。
江苒未曾想过这不经意的举动,没持续多久,就给她攒了个“人美心善”的好人口碑,令她日后不仅收获四方赞誉,还登上了‘五陵少年最想求取佳人’榜榜首。
不过那都是后话了。
时近傍晚,陆荣与薛杳川一道返回食肆。
江苒正在等最后一道东坡肉。
东坡肉选了最精良的五花肉。为了更好地上色,保持最佳口感,半个时辰前江苒给五花肉炙了皮,放入姜蒜料酒在清水中小火慢煮。
此时火候已成熟,筷子轻轻一扎就能透穿,捞出切成整整齐齐的小方块儿,江苒开始第二道工序。
热锅中放入冰糖和少许清水,翻搅至融合化开,入适量黄酒,至糖色变成浓稠的深褐,起锅备用。
见陆荣返回食肆,阿肆犹如丫鬟见了准姑爷,十分热情地邀人入座,端茶倒水。
陆荣眉宇却不怎么舒展。
派出去的探子效率很高,筛选过白虎门提供的册子,及官府备案过的异旅,一番排查下来,身份存疑者约二十人。
陆荣并不拿人,更想搞清这些‘细作’潜入京郊的意图,期间却觉哪里不对。
‘细作’们也在按兵不动,他们中的人扮作商人,客旅,贩夫,或街头乞丐,隐于市井之中,似在等待什么时机。
而这些人分散的位置,竟十分诡异地在「苒苒百味」四下形成了“包抄”之势。
能被斥候称为细作,不大可能冲着江苒,但仅仅巧合也足够令人心惊。
想起不久之前江苒还在断崖被人追杀,陆荣不曾犹豫,当即派了一队暗卫蛰伏「苒苒」四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颇有些山雨欲来的架势。
这些隐于暗处的异动,寻常人察觉不到,一切与以往没什么不同。
东坡肉第二道工序,料汁。
锅中油热后加入姜片,葱段,八角,香叶等煸香,入清水,作用适量料酒,酱油,大火烧开备用。
最后一步,江苒撤去了青铜锅的鸳鸯格。在锅底铺上一层葱段,一层姜片,将切块的五花肉整齐码好,倒入糖色,料汁,小火慢炖。
期间,江苒取下姜雪楠头上的珠钗,亲手替她挽发,以冠束了高高的马尾,又“逼”着人换了阿肆提前备好的男装。
本还想画上小胡子,姜雪楠抗拒,江苒只得作罢,给她配了把折扇作为道具,自己也作相似打扮。
薛杳川大受震撼,叹为观止。
陆荣则是眯了眯眼,没发表任何意见。
两人视线每每撞上,一触即分。似回到了原点,又似破开了什么无形的东西,各有各的滋味。
约半个时辰后,东坡肉经大火收汁,散发出浓郁的淳香。
肉质色泽鲜亮,如剔透玛瑙,裹覆的汁液浓稠绵密,光是看着就格外诱人。
装盘,纳入食盒。
薛杳川正襟危坐:“我饿了,现在。”
东坡肉吃个鲜,肉质软糯,肥而不腻。不夸张的说,薛杳川第一次战胜不了口舌之欲。
面具之下的双眼微眯,薛杳川陶醉如餍足的猫,一点一点细细咀嚼,评价道:“皮薄肉嫩,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
除了江苒,所有人都不自觉咽了口水。
“将军来上一口?”
“不必了。”陆荣嗓音很淡,
薛杳川道:“没事,我本随便问问。”
“……表弟既已用过夕食,今夜青楼之行,江姑娘不必再随行。”后半句话,陆荣是看着江苒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