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地区对于德国很重要,因为希腊王室和内阁都偏向英国,如果放任不管,英军有可能以希腊为基地,轰炸罗马尼亚的油田。德国已经实际占领了罗马尼亚的油田普罗耶什蒂地区,没有汽油,德军的飞机和坦克就得趴窝。
凯瑟琳对着地图研究半天,发现德国也只能选择挽救猪队友。不然它的大后方重要资源地区很有可能全完蛋。但德国也可以选择进攻乌克兰地区,乌克兰除了是苏联的粮仓之外,石油储量也很丰富。另外还有石油储量更为丰富的阿塞拜疆地区。
普罗耶什蒂油田的优越性在于开发的很早,石油开采、提炼、运输系统很成熟。
战争打的是什么?除了人口就是资源了,因此巴尔干地区必须拿下,苏联也志在必得。
*
“德国有很大可能击败苏联。”乔很客观的分析,“他们的武器装备更强大,战略战术更先进。”
托凯瑟琳的福,这个原本毫不关注欧洲战争的年轻人也狂啃了许多讲战略战术、世界大战的书籍。
你这是置大英帝国的将军们于何地!
凯瑟琳不置可否:预言大师也要有点逼格,不能什么事情都来个“预言”。
乔觉察到她有些心不在焉,不知道在想什么。现在是4月的第四周,刚过了复活节假期,她又去了渥太华看孩子,她似乎没有考虑过将孩子接到身边抚养,他感到十分奇怪。
按照天主教家庭的传统观念来看,凯瑟琳不是一个完美的母亲,她甚至连一个“好母亲”都算不上:哪有母亲将孩子扔给父亲、一个礼拜才去看一次的呢?
没准等到米沙8、9岁的时候也会说:你可真是个好母亲,把你的孩子一丢就是几个月。
他弄不明白她的态度,她怎么可以如此漫不经心?好像她生下孩子便算是“完成任务”,从此便跟那个孩子没有太大的关系了。要不是别墅里放了许多小米沙的照片,他都要以为并没有这么一个孩子。
凯瑟琳也不太提及孩子,不像他的母亲和姨妈们,总是把孩子的名字放在嘴边。
他想,她多半不会像有些妻子那样,结了婚便不停地在生孩子,就像他的母亲,孩子们以平均一年半到两年的速度降生,肯尼迪家越来越庞大,所需的住宅也越来越大。
说到住宅,海恩尼斯港的肯家大院的第二栋住宅、第三栋住宅都已经盖好了,分别属于他和杰克。父亲以前鼓励他俩追求殿下,现在则鼓励他们追求适合成为妻子的其他姑娘。
父亲认为男人在25岁到30岁之
间结婚比较合适,如果他决定从政的话,势必需要一位合适的妻子,她最好美丽、温柔、社交能力很强,当然,家世也很重要。
父亲似乎不明白,如果他曾经见过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玫瑰,怎么会再爱上别的女人?
而如果不是为了爱,他怎么可能会跟别的女人结婚?
他的思绪又飘回来,视线放在她脸上。她不会一个劲的生孩子,这肯定是好事,她怀孕期间他妒忌得面目全非,不想看到她隆起的腹部。一想到她居然生下了别的男人的孩子,他的心都被毒汁浸泡得发黑了。
她什么时候决定生第二个孩子呢?如果没法跟她结婚,他要不要争取成为她第二个孩子的父亲?
还有一件事情他也觉得很奇怪,阿拉斯泰尔居然放心让她待在美国,他真的可以不在乎她的情人吗?
*
凯瑟琳在想自己的毕业论文。论文已经写完了,好不容易控制在200页之内,其中一些小节已经当做专栏文章发表在《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泰晤士报》上。
作为专栏作家刷刷声望值也很有必要,参考一下丘吉尔,或者巴肯,或者海明威,或者杰克。杰克现在可是畅销书作家呢,她当然也可以成为畅销书作家。
在这个没有网络、没有社交媒体的时代,电视机也没有普及的时代,纸媒就是最好的刷声望值的媒介。
论文从共|产|主|义自德国萌芽开始简述,为什么最激烈的共|产|主|义|运动会在沙皇俄国取得胜利,根本在于“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革|命不彻底,就是彻底不革|命,反面例子是法国和德国;
意识形态的优越性在于布尔什维克让底层民众翻身做主人,庞大的群众基础向资本主义国家展示了什么叫“人□□动的海洋”;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必定是对立的,资本主义代表的是得利阶级,社|会|主|义代表的是普通群众,没有谁对谁错,都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苏维埃联盟如果能够解决民族融合问题,那么她将会成为一个牢不可破的伟大的超级大国。沙皇俄国没有解决民族问题,因此在种种原因之下,他崩溃了,结束了历史使命;
苏联对内有民族问题,对外有战争危机,外部压力会成为暂时解决内部问题的动力,但民族问题始终存在;如果始终无法解决民族问题,次佳解决方法是让俄罗斯族成为优势人口的主体民族;
第一次世界大战让布尔什维克取得了胜利,建立了新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会让苏联确立大国地位,欧洲其他国家将被世界大战拖垮,大洋彼岸的美国将会崛起,她的头号敌人不是大英帝国,而会是苏联;
苏联必须成为“超级大国”,成为一面旗帜,这是她的历史使命。
*
她对这个结尾还不是很满意,准备放几周,再重新写一下结尾。总体来说是很满意的,毕竟这个题目很大,也很缥缈,同学中没人想碰这个题材。
在美国这个资本主义大国,“反gong”才是政治正确,美共一直都只是个少数|党|派,人数少得可怜,最鼎盛时期也只有5万多人,还被FBI渗透成了筛子,指望不上。
凯瑟琳从未跟美共主动联系过,跟加共的联系也只是请他们往中国送物资,她既不会参加他们的集会,也不给他们捐款,小心划清界限。
毕业论文实际很偏向苏联,答辩应该没问题可以通过,就是……自己算不算又“预言”了苏联的命运?美国英国会不会更加着急要弄死苏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