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都点头赞同。
这也是乔治六世死活不肯离开伦敦的最大理由。君主领袖不能抛弃他的臣民,否则一定会失去“民心”。
“你们说,史达林现在该怎么办?”
“大量征兵。”尼古拉说。
“征兵没问题,他们现在还有1亿多人口,除了男人,还可以征女兵。”
同学们都瞪大眼睛,一脸惊诧。
“女人就不能当兵吗?”凯瑟琳觉得很奇怪。
“守卫国家是男人的事情。”亚历山大板着脸。
“接下来你是否要说,‘战争,让女人走开’?”
“当然。女人不应该见到血和残缺的肢体、炮火,她们的责任就是守在家里、生儿育女,如果女人都不生孩子,国家怎么延续?民族怎么延续?”
好好,知道你是个大男子主义了!
尼古拉和康斯坦丁明显机灵一点。康斯坦丁撇了一眼亚历山大,“性别不是问题,女人也是俄罗斯人,她们有权利做出奉献和牺牲,保卫自己的国家。”
你小子不错呀!
凯瑟琳赞许的点头,“你们想想看,苏联原本有1亿8千万人,按照战时征兵比例,他们可以征到1800万士兵。但他们现在损失严重,丢失了大概5000万人口,阵亡和被俘超过100万人。他们如果开始征女兵,士兵人数会翻倍。”
那就是惊人的大约2000万!
实际当然不可能真的按照1:1的比例征女兵,但女兵的数量完全能够弥补苏军的战争损失。
德军到后期为什么不征女兵?大概因为男人都上战场了,女人要填补工厂因此空缺的工作岗位。
所以战争打得还是资源,人口就是最大的资源。
21世纪的战争就主要是高科技战争了,参考以色列对伊朗的快速“斩首行动”,战前做好情报工作,地对地或空对地导弹定点精准袭击,或者无人机定点精准袭击,一举斩首伊朗的军队高层指挥官、相关研究领域的高级科学家。这就是用最小代价取得最大战果的典型战例。
第322章
侍女们:不明觉厉!陛下果然不愧是陛下,真是聪慧过人!天生王者风范!
侍女们并没有接受过统治阶级的教育,她们的父母将她们送到年轻陛下身边只希望她们能镀个金,寻找到合适的丈夫。这不能责怪她们没有奋斗的觉悟,生而高贵,没有发大财但靠卖珠宝过了20年,谁会想要提升自己呢?
除了陛下,没人愿意整天埋头苦学。
陛下的学习态度大多时候很端正,也很擅长给自己放假,心情好便给自己放几天假。
政务是处理不完的,不学会休息,迟早过劳死。
*
9月的罗马岛气候已渐暖,有时白天气温到零度以上,冰雪渐渐开始融化。而北半球正走进秋季。
第四集团军,某装甲师临时指挥所。
伦纳德曼恩少校刚收到柏林寄来的家信,他的父母想知道利奥波德的下落。
30岁的少校在德军中算是年轻,惨烈的基辅战役后他本该升职,但却只得到一枚橡叶十字勋章。他知道是因为什么,是因为他那个被定性为“叛逃”的二弟,利奥波德。军事谍报局假装利奥波德曼恩少校不存在,对高层大概汇报利奥波德是在进行一项机要“任务”吧。
毕竟他太高调的出现在新建立的俄罗斯帝国的女皇陛下身边,相貌未变,但改了名字。德媒转载了英媒的报道,在俄国政府公开的资料中,年轻陛下身边最受重用的侍从官的名字为非常俄罗斯的阿列克谢米哈伊耶维奇罗曼。
弟弟消失了1年多,起先他们都认为他确实去执行机密任务去了,这事常有,他此前就经常“消失”1、2个月出任务。弟弟调去阿勃维尔后升职快得吓人,年仅24岁便升到少校,他当时都还只是区区中尉呢。弟弟从小就是个聪明孩子,但也许因此,他反而不是最受宠爱的那个孩子,父母都最爱小弟安德烈。
阿列克谢。
上次世界大战之后,柏林曾经有数万俄罗斯流亡者,俄罗斯人的命名方式他也略知一二,弟弟的新名字似乎是将皇室常用的男孩名字赐予他,中间名是年轻陛下的父名,那个美貌得令人窒息的年轻女皇居然将自己的父名赐给了利奥波德。
至于姓,大概是非皇室不得姓“罗曼诺夫”吧。罗曼这个姓听上去更德意志。
伦纳德点着一根香烟。父母的信很是令他烦恼,他当然关心亲爱的弟弟,托人多方打听,机密任务大概是没有的,但阿勃维尔其实也搞不清楚利奥波德有没有直接接受更高层领导的任务,因此回答的非常含糊。
他没有得到升职没准是因为再升职他就升的太快了,30岁的中校更少有。
他花了大价钱托人问了戈培尔博士,戈培尔博士的回答也很模糊,只是说这可能不是什么坏事,但当然,他无权知道更详细的情况。
利奥波德一直没有写信回来,似乎决心跟德国的父母兄弟划清界限。他还变卖了自己名下的大部分财产,这才是被阿勃维尔认为他已经“叛逃”的最大证据。
他一直在欧洲各国参加战争,从进攻丹麦到进攻法国,家里的事情只能交给小弟安德烈。安德烈是老实本分的孩子,他让安德烈去找利奥波德的下属打听情况,可安德烈压根找不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