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720事件也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德国军方政界已经有不少对希特勒不满的中高层了,只是迫于希特勒的铁腕才没有公开反对他。利奥波德之前也说过,每年都有针对希特勒的刺杀行动,但都失败了。说明群众基础还是有的,就看他怎么操作。
她以前也想过刺杀丘吉尔,或是罗斯福,甚至史达林,是因为确实可操作性极大。但带来的后果也是巨大的,丘吉尔是个强硬鹰派,但也有动摇的时候,换一个温和的鸽派,英国很可能会“宣而不战”;至于罗斯福,他要是遇刺,华莱士能把持住美国这驾马车吗?他要是能力不足,二战就可能拐个大弯,变成《高堡奇人》的世界。
她无法确定后续的走向,因此保持现状才是最佳选择。
*
“奥莉娅,奥莉娅?”
凯瑟琳回过神,“姑姑?”
“别走神。你是没有休息好吗?”
“最近是有点累,晚上不太睡得好。”
奥尔加迅速的扫了一眼阿拉斯泰尔:她知道小夫妻现在分房睡,可怜的公爵,任性的侄女。可她也管不了侄女的私生活;这种事情她自己就亲身经历过,因此并不会责备侄女,只是奥莉娅的情况要更复杂一点。
奥莉娅大概不想离婚,只想保持现状;温莎家的男孩也不想离婚,但他恐怕……
奥尔加觉得很伤脑筋:孩子大了,管不了啦。
她希望小夫妻能和和美美,阿拉斯泰尔可是她和姐姐、堂姐共同挑选出来的人选,是条件最合适的一位。当时她们还没有想到俄罗斯会重新建国,但以阿拉斯泰尔的家世以及性情,作为皇夫也是极为优秀的。
就是……他的性情可能还是太温和了一些,这是好事,有时候也……不太好,奥莉娅对丈夫太不……不够尊重,真让人烦恼。夫妻要互相尊重,才能共度几十年。
“晚上早点休息,你是陛下,你的公务是做不完的,可千万别累坏了自己。”奥尔加又看了一眼阿拉斯泰尔。她想说难道阿拉斯泰尔不能分担一些工作吗?但几位堂兄以及外甥女婿都说不能让皇夫掌握权力,哎呀,男人!
他们担心阿拉斯泰尔会野心膨胀,她懂的。
堂兄和他们的儿子们大多都是政府官员,他们姓罗曼诺夫,在攫取自己的利益之前,他们会共同维护国家的利益,这才是奥莉娅会重用他们的理由。
“好的,姑姑。”凯瑟琳乖巧回答。姑姑们都很好,不给她找事,事事都为她考虑,这样的亲戚她是喜欢的。
罗曼诺夫家的其他亲戚也都还不错,大概是因为流亡后已经被生活毒打过,没了许多坏毛病。谢妮亚的儿子们都没有那种纨绔子弟的恶习,有一点小毛病,但都不严重,有贪婪,但不多;有野心,但也不多。他们也都十分珍惜重新成为皇亲国戚的机会,工作勤勉,都可以称得上是兢兢业业了。
基里尔大公的弟弟们和侄子们也都还行。
奥尔加在问,米沙已经两岁了,是否要准备立皇储仪式和加冕仪式?
“我想加冕仪式之后再立皇储,一般不都是3岁以后吗?米沙还太小,在立储仪式上他会坐不住,等他再大几岁会好一点。”
“加冕呢?”
“我想等战争结束之后再举办,不然那些王室可能来不了。”
“其他王室差不多都在伦敦了。至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那些野蛮人——”奥尔加做了个手势,意思是那几家微不足道。
其实沙俄皇室跟保加利亚王室罗马尼亚王室也多有联姻,但王室地位高低跟国力有关,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都已经成了德国的走狗,那就自动降级了。
“我想腓特烈和英格丽德能来。”
“她俩应该可以离开丹麦。”
“好吧,我会先打电话问问伯蒂表哥,听听他的意见。”
“伯蒂怎么样?”
“他……还行,大空袭的时候可把他愁坏了。不过他说,只要我说战争一定会结束、英国会赢,那么他就不太担忧了。”
“那么,亲爱的,战争什么时候会结束?”
*
回家的时候米沙还嚷着要骑马,这次是坐在爸爸的马鞍前面。小家伙很快乐,一个劲的鼓掌。
“Papa,快!快!”
凯瑟琳笑着看着父子俩,父子感情非常好,谁花了更多时间带孩子谁就会跟孩子的感情好。米沙很是依恋爸爸,一天喊800声“Papa”,比喊“妈妈”的次数多得多。
阿拉斯泰尔还算是个不错的丈夫,他精心养育他们的孩子,米沙健康又快乐,奶爸功劳第一。保姆只能负责喂养、换尿布这些琐事,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这么重要的事情必须父母亲自上。
王室子女多长于管家和保姆之手,尤其直系,父母太忙;而且贵族养育孩子的基本操作就是交给管家和保姆,父母每天能有半小时1小时带孩子玩玩就算是合格父母了。凯瑟琳很不喜欢,但要她整天围着孩子转也不现实,陛下可是非常忙碌的,阿拉斯泰尔愿意当个贤内助她很满意。
*
回了家,米沙也累了,保姆喂他吃了饭(奶粉加辅食),便带他上楼洗洗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