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69中文网>诸朝直播周游世界[古穿今] > 6第 6 章(第2页)

6第 6 章(第2页)

郑成功却赞同地点了点头。

每一个后世大明人都知道,于谦就是当得起这么高的评价。

天幕还补充了一则小故事:

【于谦十六岁时,有一次去石灰窑游玩,写下了《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从此成了他一生的写照,贞心义烈,与日月同光。】

观众:原来聪明的人从小就聪明。

大家之前已经知道了一个十六岁,那就是元好问,十六岁时写出了《雁丘词》。

同样是流传千古的名篇,也同样都是咏物诗。

有人便忍不住感叹:“读这些咏物诗,有一种以诗为谶的感觉。”

“遗山先生的一生,就如《雁丘词》写的那样,「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极尽孤苦渺茫。还有,西晋名相张华作《鹪鹩赋》,「徒衔芦以避缴,终为戮于此世」,最后华年成殇,惨死于政变的刀锋。王融给萧豫章写悼文,说「半岳摧峰,中河坠月」,后来果然中道而卒,年寿不永……”

“不知道于少保的未来是怎样的,合不合这句诗谶?”

众人正深思,忽听刘禹锡轻咦一声:“我懂了!难道说——”

???

所有人,连同于谦在内,都一齐目光看过来,想要听听刘梦得有什么高见。

刘禹锡恍然大悟,之前有人分享过,他最出名的咏物作品是《陋室铭》。

“难道说——我的人格魅力就像这篇文章一样高尚,令人钦佩,仰之弥高,拳压南阳诸葛,脚踢西蜀子云?”

于谦:“……”

观众们:“……”

不,我们觉得未必!

“原来如此”,旁边,刘令娴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我最出名的咏物诗是《栀子花》,看来,我注定将拥有很多段一心一意的真挚爱情。”

于谦:“……”

观众们:“……”

什么样的一心一意,一颗心摔碎了同时分给七八个意中人的那种吗?

要不你俩能分一组呢,这脑回路都能对上。

……

天幕继续播报:

【郑成功:原名郑森,被隆武帝朱聿键收养后,改名朱成功,他还有一个时髦的外文名,叫做koxinga。】

观众:好家伙,要不要这么秀。

还没出发去国外呢,外文名都取好了?

【大明延平王、开台圣王、名将、经济家、军事家、民族英雄。】

【他是十七世纪中期,东亚文化圈乃至世界海洋文化圈的第一人,创基业在山穷水尽,一生涉鲸波、犯锋镝,为光复汉人江山,纵九死其犹未悔。】

【纵横海上,称霸东南亚,一手带出了一支当世海上的无敌舰队,与同时代的荷兰、西班牙等国的海军角逐竞胜。】

【他的功绩与观念都超越了这个时代,引用一名后世美国记者大卫孙的话来说,他是“整个东方前现代历史最杰出的人物”,没有之一。】

天幕前,朱祁钰长舒一口气。

本来吧。

景帝陛下还在担忧,会不会给廷益分到什么奇奇怪怪的人当队友,甚至是来自有仇的敌对势力。

现在知道,郑成功同样来自大明,而且还是一位相当出色的英杰。

那他就放心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