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门口,班主任穿着鲜红色的T恤,上面印着“必胜”两个大字,与以往严肃形象不同,他还与每一位学生击掌。
当奚午走近,向她问好时,班主任居然有些不自在,只是和她说了一句好好考。
奚午知道他是因为她和覃栋的那件事,他觉得自己没教育好覃栋还有其他同学,害得她请假回家复习。
考场内,电风扇在天花板上缓缓旋转,发出规律的嗡嗡声。奚午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深呼吸,感受着心跳逐渐平稳。
监考老师拆封试卷袋的撕拉声在寂静的教室里格外刺耳。
第一门语文试卷发下来时,奚午先快速浏览了一遍作文题——关于“创新”。她嘴角微微上扬,这个题目她恰好与姑姑讨论过。脑海中立刻有了思路,但她还是按照习惯,先做完前面的题目,最后留足时间给作文。
下午数学考试,天气开始闷热。奚午手上满是汗水,数学题有点难,不过奚午觉得自己还是做得不错。
最后一门英语考试结束后,奚午走出考场,走廊里响起一片如释重负的叹息声,夹杂着轻微的欢呼和抽泣。
奚午找了走廊上的一个位置,静静坐着,感受着这一刻的奇妙——十三年的寒窗苦读,就在这两天的考试中画上了句号。
等待成绩的日子比想象中更难熬。奚午尝试着睡觉、看书、追剧,但总忍不住一遍遍估算各科分数,有时候因为某一道难题算对了而开心,自信满满,有时候又怀疑自己会不会涂错答题卡。
出成绩那天,六点她就醒了。
天空灰蒙蒙的,看来会下雨。
手机班级群里早已炸开了锅,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
九点整,查询通道开启。奚午输入准考证号和密码时,手指和嘴唇都在发抖。
网页旋转加载的那几秒钟,仿佛有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然后,那个数字跳了出来:704分。
奚午眨了眨眼,怀疑自己看错了。她又刷新了一次页面,数字依然没变:语文133,数学141,英语147,理综283。
比她自己预估的最高分还要高!
手机瞬间被来电和消息淹没。第一个打进来的是班主任,他很激动,把嗓音都喊哑了:“奚午!704!全省前五十!就知道你能行!”
班级群里,消息滚动得快到看不清:
“奚午太强了!”“学神本神!”“704是什么概念?我这辈子没见过这么高的分!”“求学习经验!”
就连平时不太交往的同学也发来消息,言语中满是羡慕和祝贺。
甚至那些曾经说过她坏话的人,都主动来和她道歉。
但她都没理。
奚午的手机持续发热,通知声此起彼伏,仿佛全世界都在为这个分数欢呼。
而自己好像与他们所欢呼的世界格格不入。
那天下午,学校拉起了红色横幅:“祝贺我校奚午同学高考取得704分优异成绩!”校领导亲自来到奚午家,送上了祝贺和奖学金。
奚午站在阳台上,看着楼下热闹的场景,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
这一切喧嚣和赞誉,都是为了那个三位数字。
人们只是在赞扬那个分数,而不是赞扬她本身。
她想起考场上的那个自己,安静地解答每一道题,偶尔抬头看看窗外的天空,完全不知道这份答卷将会带来怎样的回响。
热闹渐渐散去。奚午独自回到房间,再次查看那个分数。
这个分数能为她打开京大的大门,而她不想去京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