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不也笨,甚至也是聪明人中的一人,但此刻还真被三人一句又一句的话说懵了。最后看其他三人都说话,他也不能当个哑巴,也只能模模糊糊说两句。
“陛下,两位丞相和上卿所言极是,臣也这样以为。而且,臣觉得陛下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若真有长生不老药,臣拼了这条老命,也必为陛下拿到。”蒙恬拍了拍胸脯,一副交给他的样子。
嬴政看到后,十分欣慰。
难怪那后人大力夸赞蒙恬忠勇,说起来嬴政也后悔,不该把蒙恬调到上郡去。若在那后人的世界里,他让其他人去上郡,把蒙恬留在身边,无论如何也不会造成扶苏身死的下场。
同时,一想到扶苏,嬴政就来气,蒙恬当时还知道劝他打听打听真相。这个糊涂虫,一听他要赐死他,顿时就自尽了事。哪怕蒙毅夸他孝顺,嬴政也觉得这儿子十分愚蠢。
若他当年同他一样愚蠢,母亲赵姬伙同情夫嫪毐造反逼他退位,他就该跟他一样自尽了。
嬴政想到儿子,面色略带难看,几位大臣还以为是他们的谏言让陛下不喜了,正想说些什么挽救下。
却听到陛下淡淡道:“吾会记下的,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朕不会动手的。”
随后,他又对蒙恬语气温和道:“将军忠心,吾早已知晓,还要你留待有用之身打匈奴,夺取长生不老药之事,就让旁人去做吧!”
真要如两位丞相和蒙上卿所言,仙药跟天生的星宿仙人有关,那绝非他们这些凡人所能拿到的,且夺取仙药十分危险,嬴政是不会放任蒙恬去夺取仙药的。
随后他冷声道。
“哼,朕好吃好喝招待那300方士,却都欺骗朕,现在留他们一命,也是为了夺取仙药。若此次还拿不到仙药,就都去死吧!”嬴政表情极其冷冽。
众臣齐齐道唯。
而这时,淳于越也用胳膊肘碰了碰身边的叔孙通和伏胜,叔孙通无奈之下,只好出声。
“陛下,臣有关于西王母的线索奉上。”
“臣也一样。”伏胜紧跟其后。
嬴政眼前一亮,忙道。
“快快说来。”
“《山海经》里记载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掌管灾疫和刑罚,居於昆仑之丘’。”叔孙通艰难的说出后半句:“此半人半兽模样,实在不像仙人,还望陛下明察。”
以叔孙通审时度势的性格来说,他冒死提醒皇帝一句,已经是鼓起勇气了。
若非淳于越说儒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非要把他拉出来,他压根就不想来,伏胜也是一样。
淳于越致力于大力发展儒家,而叔孙通只想低调的当个博士,好好活下去。
两者虽为同僚,且系出儒家一脉,但意见常有不同。
也是听那后人说李斯未来要灭绝儒家,叔孙通和伏胜才打算出手帮助淳于越的。
他说完,就不再多嘴了。
旁边伏胜紧跟其后道。
“《穆天子传》里也曾记载关于周穆王和‘西王母’会面的事迹,西王母曾提及‘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嘉命不迁、我惟帝女’,或许此言是真非假。”伏胜边说,还边拿出几卷竹简奉上。
宦者令立马将几卷竹简递给陛下。
嬴政拿到竹简,快速浏览了一遍,里面描绘了周穆王跟西王母会面,同时在瑶池饮酒,两人赋诗,最后定下三年之约,然而周穆王后来再没有见过西王母,只驱车登上了弇山,定下‘西王母之山’的称号。
两人所言的‘西王母’,让嬴政一度困惑,立马询问几位朝廷重臣。
“众卿,这《山海经》和《穆天子传》里的西王母为何如此不同?”
几人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最后还是蒙毅硬着头皮道。
“陛下,或许《山海经》和《穆天子传》里的西王母,并非同一人,甚至同那后人口中的西王母也非同一人。又或者,此乃都是西王母的化身,而非西王母本人。若《穆天子传》属实,西王母乃是天上帝女,身份高贵,又怎么会同凡人天子往来?”
不得不说,蒙毅的话,让众人陷入深思。
最终,还是丞相李斯一句话定下结论。
“既然我等分不清西王母到底是何种模样,那就从那后人身上下手,必定能解心中疑惑。此女轻浮散漫、有娇生惯养之态,好在为人天真,并无心机,臣有把握从她身上套出真相。”
但李斯说着说着,又顿了顿,道。
“但她身上那个奇怪的声音却不是好相与的,陛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