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九转头看向裴知行,似乎要从裴知行脸上看出什么。
“谢世子夸奖。”奚九面不改色道。
此话一出,裴知行更气了,紧抿着唇,从奚九身边擦肩而过,往山间走去。
漫山的桃花,色若云霞,灼灼其华。枝头桃花开得正盛,花瓣薄如绡纱,透着艳丽的深绯,亦或是素雅的粉白。
路上行人繁多,多是和家人好友同行,欢声笑语一片。还有人在发间簪着桃花,花瓣映着娇俏的面容,一时间竟然不知是花娇,还是人娇。
裴知行今日穿着浅青色的锦衣,整个人嫩生生的如青竹。他的相貌极为出色,只是性子太冷,连带着容颜都透着清冷,让人不敢亵渎。
因此一路上,路人只敢悄眼看他,不敢与他说半分话。
奚九半步不离的跟在他的身后。
山脚下有大片大片的桃花,但是再往深山里走,桃树逐渐变得稀少,取而代之的是参天古木,绿意葱茏,阳光透过树叶,落下斑驳的光影。
报恩寺香火旺盛,远远望去,已经能看到寺门口进进出出的香客。掩映在绿意中的古寺,有着历经岁月沧桑的古朴厚重。
二人停下脚步,奚九抬头望向匾额上“报恩寺”三个褪色金字。
踏进寺门,入门便见巍峨的大雄宝殿,金身佛像低眉垂目,悲悯众生。佛像面前有三个蒲团,不断有人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闭眼祈祷。
佛前有个小沙弥,年纪轻轻的板着个脸,装着老成。
“上香前需净手。”小沙弥提醒着来求签的香客。
“施主需要重新摇签,两个反面是阴筊。施主心不诚,被佛祖否定了。”
许多香客没求过签,小沙弥不厌其烦的给他们讲着求签的流程。
净手,上香,跪于神前,默念心中所想,同时轻晃签筒,直至签支掉出。随后掷筊杯,寻求神佛是否赐签。若掷出一正一反,则此签为神佛所赐。凭借签号取签诗,最后解签。
裴知行到的时候,小沙弥眼睛一亮,道:“小师叔,您何时来的?怎么没提前让侯府的人通知一声。”
“刚到。”裴知行回答。
“师父还不知道您来了,我这就取禀报他老人家。”小沙弥高兴道。
“不用,你忙你的。”裴知行道,“我稍后便去禅房看望方丈大师。”
边疆城破之后,裴知行被和尚捡回去,在静观寺呆过几年。老侯爷刚把人接回中京时,裴知行生了场大病,一直未见好,眼看着越发虚弱,有夭折之相。
老侯爷着急,遍寻名医,最后是报恩寺的方丈慧慈大师来到侯府:“阿弥陀佛。世子并非罹患俗病,老衲观之,乃是灵慧过重,尘世难载。”
“需固本培元,扎稳根基。”
因此,裴知行几乎隔一个月就会来报恩寺小住两三日。为此靖安侯府每年都给寺庙捐大笔香火钱,将寺庙中的佛像金身全部重塑。寺里人都敬着裴知行这个财神爷。
裴知行跟着慧慈大师修行,寺庙里辈分小的和尚便叫他小师叔。
。。。。。。
“我今日是来求签的。”裴知行道。
小沙弥颔首,随后他看向裴知行身后的奚九,问道:“这位施主也要求签吗?”
裴知行也转头看她。
奚九几乎不信这些求神拜佛之事,若是神佛能听见凡人心声,那世间又怎会有如此多的苦难。
但奚九极少袒露心绪,她只摇头,道:“不用。”
小沙弥不再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