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给乔佳欣的“学费”们加个餐。
回村那天,刘淑琴除了衣裳和老头子的骨灰盒外,其他什么都没拿。
既然选择要走,自然要干干净净地走,存了十几年的家当,权当是割下的一块肉。
被狼叼走了,以后也不会再被惦记了。
回村后,灯泡要买、被子要买,还有锅碗瓢盆、牙刷毛巾……为了备齐这些日用品,刘淑琴花了不少钱,原本就不多的存款只剩下最后几十块。
这点钱连过日子都难,更别说要给乔佳欣交学费了。
刘淑琴原本是想把租出去的地收回来,像年轻时那样靠种地赚钱。
是陈兵好心劝她,说她现在年龄大了,再干重活容易伤到自己。
不如在家里养点鸡鸭,这样每隔几个月就能拉去城里卖掉,多多少少的也是个进项,再加上家里的地每年都有325块的租金,应该能够她们生活。
而乔佳欣这学期的学费,陈兵则跟村委会商量,以村委会的名义拨给了她们700。
也没有说是援助,而是作为乔文生去世后,村里给的丧葬费。
“姥。”
“回来了。”
见乔佳欣手里的塑料袋,只装着一瓶醋和半把空心菜,刘淑琴问道:“小卖部那没灯泡吗?”
“有是有,”乔佳欣依次把买来的东西拿出来,“但吴姨说那灯泡是给厕所用的,不够亮,说她明天去市里买点新的再说。”
家里的灯泡坏了。
屋子里空了十来年,之前装的电线早被老鼠咬坏了,还是重新从外头扯了根电线,家里才能用上电。
只是一到晚上就电压不稳,屋里的灯泡就这么被烧坏了。
搬回来后,乔佳欣暂时和刘淑琴住在一间房,家里拢共就这一只灯泡。
灯泡一坏,到晚上的时候她就没办法看书了。
村里比不上市里,买什么东西都方便,一共就三家小卖部,今天买不到就只能等进完货后再去买。
不过已经比过去进步很多了。
遥想当年,都得等三四天呢,不像现在去市里方便,第二天就有人会开车去市里买回来。
“那要不今天先歇歇吧,毕竟放假呢,该玩也得玩,不用学那么狠。”
刘淑琴希望她能考上大学,却也不想让她拼得不要命。
看她早上六点起床开始背书,晚上写笔记到十一二点,她也心疼。
说来也是自己的错,如果当年去上大学的是凤来,或许她现在的日子就不用过得这么苦了,也不用这么拼。
都说穷养儿、富养女,可乔家的女儿却一个比一个惨。
乔佳欣微微一笑,从姥姥手里接过了装着豆渣筛筐,“某事儿,吴姨刚跟我说晚上可以去村里的办事处那学,说那有个学习角。”
村里的学习角是当年扫盲的时候建的。
不过去的人一直很少,直到近些年从村里走出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才渐渐重视起来。
不管男女老少,只要想学习,都能去学习角看书。
“也行,”说着,刘淑琴就回到屋里去拿花露水,“等会冲澡的时候兑点,看书的时候蚊子就不咬了。”
乔佳欣:“中。”
喂完院子里的鸡崽儿,回到屋里后,乔佳欣又给姥爷的香炉点燃了三炷香。
用毛巾擦拭着案台上吹进来的灰,她不禁好奇地问:“姥,这几天我一直听村里的人说,说咱村马上就要拆迁了,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