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书毛伯温府中书房。
毛伯温盯着面前誊抄的圣旨内容,久久沉默不语。
一旁的俞大猷出声询问:“毛公可是遇到了什么烦难之事,不如说给晚生听一听,叫晚生也跟着参详参详?”
毛伯温重重叹了一口气,将誊抄的圣旨推到俞大猷面前。
俞大猷于嘉靖十四年考中武举,被任命为千户镇守金门,当时倭寇屡屡作乱,俞大猷便上书监司建议打击倭寇,却反被监司以“小军校怎配上书言事”为由革职。
今年六月,蒙古大举攻略山西,嘉靖下诏选举天下勇士,被撸成白身的俞大猷便到巡按御史那儿自荐,巡按御史见他能力不错,便将他上报给了兵部尚书毛伯温。
年近四十,身上仍无一官半职,俞大猷非常希望在贵人面前展露才华。
他神色端肃,正襟危坐,双手捧起那道圣旨,恭恭敬敬地阅览起来。
想必叫兵部尚书如此困扰的圣旨,一定写了什么了不得的军国大事吧。
他俞大猷大显身手的时候终于到了!
看他怎么用三寸不烂之舌征服毛尚书,从而加官进爵走上人生巅峰!
俞大猷很认真地研读。
俞大猷双手开始颤抖。
俞大猷不可置信地揉了揉眼睛。
俞大猷绝望地发现自己居然没有看错!
朝廷,乃国家命脉,君王,乃社稷之主,你们不应该想的是权力倾轧,谈的是军国大事,文书往来记载的都是机密要闻吗?!
结果朝廷的圣旨上写的是皇帝怀孕了,要生孩子了?
这是圣旨,不是厕纸!
苍天哪!
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朝堂!
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天子!
难道,难道国家的命脉就维系在这样的草台班子手里吗?
大明朝为什么到现在还没垮台?!
人到中年,三观崩塌,俞大猷承受不能。
毛伯温慢声问道:“志辅,对于这道圣旨,你怎么看?”
好问题。
俞大猷怎么看?
俞大猷没眼看!
俞大猷嘴唇哆嗦,支支吾吾:“这……皇帝生孩子,我……我也没见过啊……”
毛伯温哼笑一声:“莫说你没见过,我也没见过,你觉得皇帝发这么一道圣旨,究竟是个什么用意?”
俞大猷想起圣旨内容,情不自禁打了个激灵,背上起了一溜鸡皮疙瘩。
他绞尽脑汁猜测道:“或许就是要生孩子了,想让大家上表进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