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廿三小年夜,清风镇正知寨刘高家宅。
明镜第三次婉拒了刘知寨夫妇的宴饮邀请,漫步在后花园里对月长吁。
夜色寒凉,一轮银盘高悬中天,月光恍如清霜,洒在游子身上,勾起多少乡愁哀思。
然而偏偏有个不解风情的知画,抱着手炉好奇地探头探脑:“娘子何故长叹?”
“我本汉室宗亲,有志破贼安民,恨力不能,故长叹耳。”
“啊?”
哦,不好意思,背串了,这个是《三国演义》的台词。
明镜默默转头,望天沉吟不语。
据上次她们被巡查士兵扭送到官府至今,已经过去了三天。
这里名叫清风镇,属青州管辖,是一处重要关口。
镇上最高等级的官员名叫刘高,那天半夜他睡眼朦胧地到了官衙,正要发怒,却听说眼前这位娘子是慕容知府的堂妹。
刘高眯缝的小眼睛当即睁开,里面的谄媚差点溢出来:“知府的妹子?你们这些兵士怎么这般不知好歹!冲撞了贵人可怎么好!”
随后他就让人快马加鞭向慕容彦达报信,又请明镜在镇上稍作歇息,若是不急着动身,把头上伤痕养好再去青州也不迟。
关于这伤痕的来历,明镜不想多生事端,只说是路上不小心磕到。
刘高是个聪明人,不仅没有多问,还贴心地替她找了个理由:“雪天山路难行,磕碰也是有的,您不妨在镇上小住片刻,等雪停后,下官派人送您去青州。”
于是明镜就在他家暂住下来。
一方面她确实是累得要命,想先停下来歇歇脚。
另一方面,她每天冥思苦想,总算是想起了《水浒传》的不少情节,其中就包括这个刘知寨。
这人是个鱼肉乡里、听信谗言的狗官,原著里他老婆也被王矮虎掠去,全靠宋江才能活命,这妇人却倒打一耙,说宋江是强贼匪头。
结果宋江被刘高逮捕,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花荣、秦明等人都因此上了梁山。
如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能对上,想必这个剧情马上就会触发,但具体发生在哪一天,她却记不太清,只能确定是个灯会。
偏生清风镇百姓好热闹,正值年节,村社灯火表演络绎不绝,明镜只好时刻准备,看看能不能有机会抢救一下宋江。
这是穿越后遇到的第一个重要剧情,她想了良久,还是决定参与。
纵观古今,宋江此人向来颇引争议,敬他哭他者有之,骂他唾他者亦如过江之鲫。
但不管世人怎么说,起码这个世界里,宋江是她的救命恩人。
而且据她多年看小说的经验,穿越后多帮助正义一方的主角总没错。“及时雨宋公明”六个大字天下闻名,如果解锁了“救过宋江”这一大成就,估计能在江湖上横着走。
明镜心里正打着算盘,就见刘家家仆一溜烟跑过来:“娘子,打听过了,今夜歌舞百戏,一应皆有,您可要出门?”
她起身,豪气干云地一挥手:“走!”
刚踏出府门,明镜就一阵眼花缭乱。街侧早挂了无数的灯笼,照得长街亮如白昼,其中卖灶糖、时果、酒食茶点、珠翠头面的,无所不有。不远处空地上,有杂耍艺人正钻火圈,引得喝彩连连,行人摩肩接踵,只恨爹娘少给了两双眼睛。
吆喝声、喝彩声、孩童笑闹声和爆竹声混在一起,形成蓬勃的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