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高一怒之下怒了一下,对明镜依旧以礼相待,堪堪维持住了表面的和谐。
但知画第二天早上想出府采买,却被刘家下人客客气气地请了回来。
“刘知寨说了,慕容娘子风寒未愈,先在寨中好好歇息几天,也请知画姑娘留在屋内好生照料,有什么需要吩咐我们就是。”
想来是刘高抓不到宋江,心中怒气未平,又怕明镜给慕容彦达写信,袒护花荣一干人等,索性先将她们软禁起来,等知府手下心腹到了再做分晓。
知画在院子里转了两圈,终于忍不住跑进来,对明镜道:“娘子,那刘高怎么敢这么对我们!”
明镜打量着自己新写的几个大字,觉得很有进步,便满意地放到一边:“强龙不压地头蛇。何况我们只是慕容知府的亲眷,刘知寨这么做已经很给面子了。”
毕竟她每天都是“身在刘营心在花”,刘高本想拉拢她以便扳倒花荣,没想到自己使钱出力,反而给花家找了个帮手,估计肠子都要悔青了。
“那我们怎么办?”
“等兄长那边派人来呗,帮我看看,这个字写得好不好?”
“哎?娘子您手腕还没好吗?”
“是啊哈哈,你看扭得多严重,到现在也没好利索哈哈哈……”
不能出门,生活又变得清闲起来,明镜每天除了练字,就是派知画从身边的女使那里打听自己话本的相关消息。
说书老头倒是守信,从那天起就改弦更张,按照她原本的剧情开讲,然而改话本常见,把男女主角色颠倒过来的却不常见,一时间“巾帼女将”成为大街小巷的热议话题。
因着穆桂英智斗未婚夫杨宗保、生擒公公杨六郎等故事前所未闻,大部分人都觉得话本改完之后更加新奇有趣,也有不少人质疑这故事无史可考,批判穆桂英太过叛经离道,还有那无聊文人做了几首酸诗,暗讽话本作者“水月娘子”,认为她必是个“不通礼义”的荒□□子。
对此明镜十分欣慰:黑红也是红!有讨论就代表有热度,有热度就代表她的话本可以被更多人看见!
而且有好几个女使们表示,虽然剧情大胆乖张,但她们其实都挺喜欢巾帼不让须眉的穆桂英,愿意多听听这类故事。
被读者认可了,好感动!
明镜尽量压住嘴角,让自己不要笑得太得意。
忽有年轻的女使好奇道:“这水月娘子是谁啊?以前却从未听说过。”
“何止是你没听过?就连说书先生本人也不知她是谁,据说啊,那几页话本是有一天突然出现在说书先生案头的!”
“真的吗?”
“可说呢!说书先生看了之后觉得忒大胆,就改成了最初的杨宗保征辽故事。”
“那后来怎么又变回去了?”
“还不是因为改了本子,惹水月娘子生气了,当晚她就托梦,说那话本是玄女娘娘命她传到世间的,凡人怎能随意修改?如果再有人敢肆意改动娘娘真谕,必遭报应。”
“哇!”
明镜坐在女使们中间,和她们一起发出惊呼。
别说小姑娘们惊讶,她作为当事人也不知道竟有这么一段因果。
她举手提问:“这都是谁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