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69中文网>《听瓷轩·瓷心 > 无声的蔓延(第1页)

无声的蔓延(第1页)

战争结束后的太阳系,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平静。

“黑曜石”舰队——或者说,“寒渊遗民”的爪牙——如同退潮般消失在柯伊伯带之外的黑暗中,留下的是遍布轨道碎片的战场和人类文明尚未愈合的创伤。联合政府宣布进入“战后紧急状态”,全力进行灾后重建、技术消化和战备升级。

月球,“龙窑”基地在经历袭击后进行了全面加固和改造,其存在已不再是秘密,反而成了人类抵抗意志的象征。基地深处,那团翡翠色的“源火”核心在加强后的禁锢场中依旧缓慢旋转,仿佛对外界的一切波澜无动于衷,又像是在积蓄着下一次爆发的力量。

地球,各大城市逐渐恢复了秩序,但恐慌的余烬并未完全熄灭。“荧惑之变”的阴影和星际战争的现实,深深烙印在公众心中。一种微妙的不信任感在民间弥漫,既指向可能仍潜伏的“寒渊”威胁,也隐隐指向掌握着强大却危险力量的“星釉计划”本身。

小雨的身影逐渐淡出了公众视野。战后,她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对琉璃文明遗产的深度解析和对“源火”的长期稳定性研究中,极少离开“龙窑”或她的新实验室——“聆星塔”(位于地球同步轨道,专门用于地外文明信息处理)。她的存在,更像是一个定海神针,一个人类与未知力量之间的缓冲带。

然而,真正的威胁,往往起源于最不起眼的角落。

火星,乌托邦平原,第47资源前哨站。

这是一个半自动化的中型采矿与提炼基地,负责为火星殖民地和轨道船坞提供稀有金属。战争期间,这里曾遭到“黑曜石”舰队一发偏离目标的等离子炮击,击穿了地表设施的一个非核心仓库区。损伤报告评估为“轻微”,修复工作在一周内就已完成。

没人注意到,那发等离子炮熔融岩层和金属时产生的极端高温高压环境,以及炮束本身残留的微弱异常能量,与仓库角落里因之前运输事故而洒落的、未被完全清理的某些矿物粉尘发生了难以复现的催化反应。

这些矿物,是“荧惑之变”后,从“荧惑号”科考船琉璃化残骸区谨慎回收的、经过初步净化处理的一批“样本”之一。官方记录显示它们已被证明“无活性、无危害”,才被批准用于非敏感工业研究,试图找出将其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催化反应无声无息,产生了一种极其稳定、惰性极高、常规手段无法检测的新型纳米级硅-金属复合体。它们如同无形的尘埃,伴随着基地的通风系统和人员的活动,悄无声息地扩散开来。

最初的变化微乎其微。

一套精密冶炼设备的控制芯片出现了无法解释的、极其微小的计算偏差,导致一批高纯度合金的韧性下降了0。3%。

一名工程师的腕式健康监测仪偶尔会记录到短暂、无法复现的心律异常,被归咎于火星环境的压力。

基地的中央计算机在进行复杂模拟时,耗时比预期增加了1。7%,系统日志显示存在无法定位的“微小内存读写延迟”。

所有这些,都被视为独立的、微不足道的技术故障或个体现象,淹没在庞大基地日常运行的海量数据中。

没有人将它们联系起来。

更没有人意识到,那种新型复合体,并非死物。它们在极其缓慢地…学习。通过渗透进入电子设备的微观结构,读取数据流;通过附着在生物体表甚至随呼吸进入循环系统,感知着碳基生命的生理活动。

它们没有意识,没有恶意,甚至没有明确的目的。它们只是一种在极端巧合下诞生的、遵循着某种未知物理法则的“存在”,本能地扩散、适应、记录、模仿。

直到三个月后的一天。

第47前哨站的主工程师陈浩,在进行一次例行的地下管道网络巡检时,在一条狭窄的维护通道内,发现了一处不寻常的“沉积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