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结束后,林砚靠在椅背上,耳机里还残留着苏沐那句“明天再说”的余温。窗外的阳光斜斜地落在手机屏幕上,他鬼使神差地点开了和苏沐的聊天框,指尖在屏幕上慢慢上滑。
聊天记录还停留在原主江哲主导的阶段。往上翻,大片大片都是江哲的消息——早安晚安的轰炸,没话找话的嘘寒问暖,带着刻意讨好的表情包,偶尔夹杂着“借点钱”的试探。而苏沐的回复,稀疏得像沙漠里的雨。
“嗯。”
“不用。”
“在忙。”
最常见的是已读不回,有时江哲连发十几条,苏沐那边才慢悠悠冒出来个句号,像在应付一个难缠的推销电话。林砚甚至翻到一条原主半夜发的“我好想你”,下面是三天后的空白,连已读都没有。
那时候的苏沐,对江哲的态度像一块捂不热的冰,连敷衍都透着懒得费心的冷淡。
林砚的指尖顿在屏幕上,原主那些拙劣的讨好,在苏沐这里只换来了沉默,像投入深潭的石子,连涟漪都懒得泛起。
他继续往下滑,滑到自己穿书后的记录。
“今天谢谢你的笔,还有图书馆讲的题。”
“知道了。你最近,确实和以前不太一样。”
“照片按场景分好了,你看看有没有需要补的。”
“不用,够了。”
“练辅助。”
“收到。”
“你打野思路挺清楚的。”
“你辅助也挺到位的。”
“下次试试大乔?她的传送技能,跑图快。”
“好。”
每一条消息下面,都跟着苏沐的回复。没有长篇大论,依旧简短,却再没有过已读不回。甚至有几次,林砚刚发出消息,对面就秒回了,快得像在等着他的对话框亮起。
就像刚才打游戏时,苏沐的孙膑虽然操作生涩,却总在他最需要的时候递上护盾和加速。那些回复也是,不算热情,却带着一种“我看到了,我回应了”的认真,像在做一道需要精准计算的题。
林砚的心跳莫名快了些。他想起第一次在课堂上,苏沐递来的那支笔;想起学生会办公室里,他主动指出PPT字体的问题;想起刚才游戏里,那个把他从死亡边缘拉回来的大招……
这些碎片拼在一起,像一张慢慢显形的拼图。
是因为自己和原主不一样了吗?因为他不再用虚假的甜言蜜语讨好,不再编造谎言骗钱,只是笨拙地学着做个正常人——按时上课,认真做事,坦诚地说“我会还钱”?
苏沐是察觉到了,还是……
不过在苏沐的眼中,原主江哲和林砚的确是同一个人,也就是说对苏沐而言,林砚也还是正在追他的状态,毕竟变化再大,也不会想到穿书,借尸还魂这种灵异事件。
林砚关掉聊天框,指尖在手机背面轻轻敲着。他不是个迟钝的人,穿书前谈过的恋爱不算少,却从没像现在这样,对着几句简短的回复反复琢磨,像在解读一份晦涩的财报。
或许,苏沐对自己,真的和对原主江哲,不一样了。
这个认知让他心里有点发慌,又有点莫名的期待,像看到K线图上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拐点。他深吸一口气,把手机揣回兜里,走到书桌前翻开《计算机网络》。
可目光落在书页上,那些TCPIP协议的内容却怎么也看不进去。脑海里反复闪过的,是苏沐递笔时微凉的指尖,是他打游戏时闷闷的“专心打”,是聊天框里那句“你最近,确实和以前不太一样”。
林砚忽然觉得,比起补学分和还钱,好像有更难的“课题”出现了。
他抬手按了按发烫的耳垂,对着课本叹了口气。算了,不想了。至少现在,苏沐愿意回复他了,不是吗?这已经比刚穿来时,好太多了。
窗外的风掀起窗帘一角,带着桂花香飘进来,落在摊开的课本上,像在轻轻提醒着什么。林砚的嘴角,不自觉地往上翘了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