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足的布局
他不断变化着球的旋转(上旋、下旋、侧旋)、深度(深区压迫、浅区引诱)和节奏(忽快忽慢)。
他像一位高明的棋手,在棋盘上布下层层迷雾,试图诱使律犯错,或者习惯某种模式后突然变招。
他尤其喜欢将球打向律的反手位深处,观察律在被动情况下的应变。
「神明的寂静」带来的诡异手感让他不得不花费更多精力去“听”球(通过拍面震动和视觉弥补被削弱的听觉反馈)。
律的拆解
律则如同一台在「眼」驱动下的超级计算机。他的移动依旧高效无声,每一步都踩在最经济的路径上。
面对忍足复杂的变化球,他展现了惊人的适应能力和手感。
无论是强烈的上旋还是诡异的切削,他总能找到最合适的拍面角度和击球点,将球稳定地、精准地回击到忍足预想不到的、最不舒服的位置。
他极少主动发力,大部分时间都在借力打力、卸力变线(辅以「寂静」削弱反弹),将忍足精心编织的网一一拆解。
他的反手位在忍足的刻意压迫下,展现出了令人惊讶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切削、平推、甚至偶尔的小提拉,都运用得恰到好处。
比分交替上升。1-1,2-2,3-3…这是律参加排名赛以来,第一次没能迅速拉开比分,也是第一次有人能将比赛拖入如此胶着的局面。当然与迹部的那场不算,因为和他不是比的排名赛。
场边的气氛凝重又兴奋。
“哇!这才是真正的比赛啊!”岳人看得目不转睛,紧张地抓着隔离带。
“忍足那家伙果然难缠!律的回球也好稳!感觉像在看两个AI下棋!而且…你们有没有觉得,律的球落地声音好小?”
慈郎这次难得没睡着,揉着眼睛:“唔…球飞来飞去…好催眠…声音小?好像…是有点安静?”他模糊地感觉到律的击球区域有种奇异的“低气压”。
迹部抱着手臂,眼神锐利:“哼,忍足在试探律的极限。律…在计算忍足的‘数据库’,并且用上了‘那个’。本大爷要看的‘华丽’,现在才要开始。”
(关键转折点-第四局,忍足发球局,30-30)
忍足再次将球打向律的反手深区。这一球带着强烈的上旋,弹跳又高又快,试图强行撕破「神明的寂静」的干扰。
律似乎被压制住了,侧身后退,引拍动作略显仓促。
忍足眼神一闪,敏锐地捕捉到律重心调整的一丝迟滞——机会!他立刻预判律只能勉强挡回一个中路浅球,身体已经提前启动,冲向网前,准备用他拿手的网前截击结束这一分!
然而,就在忍足启动的瞬间,律那看似被压制的身体却爆发出了惊人的协调性。
他重心在后退中不可思议地稳住,手腕在最后一刻极其隐蔽地一抖!
更关键的是,在他挥拍的刹那,「眼」捕捉到的所有关于忍足启动方向、重心偏移、网前空档的数据瞬间整合、推演,编织成一张无形的「神谕之网」!
这张“网”清晰地标注出穿越忍足的唯一最优路径!
原本要被“挡”回去的球,瞬间变成了一个带有强烈侧旋的、落点极其刁钻的直线穿越球!
球速不快,但角度开得极大,紧贴着边线,精准地砸在忍足刚刚离开的、空无一人的反手位死角!
更诡异的是,这记穿越球落地时,「寂静」效果被刻意放大,球落地后几乎没有弹跳,只是贴着地面向前滚动了一小段!
“Out…不!In!”边裁犹豫了一下(因为球几乎没弹跳),但果断挥下手臂。
“15-40!破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