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不时回地堡开开小灶,四人的营养一直很全面,十岁以后,个子抽条迅速,宁瑾是四个人里长得最高的,十二岁就一米七出头了,都快赶上小胡了。
小胡经常嘀咕:是不是太阳晒得多就长得高?他从小就不爱晒太阳,小时候总爱宅在家看书,长大后则喜欢躲在实验室做实验、不愿下大田,所以才这么矮?
“长得高就算了,还是晒不黑的肤质。”小胡羡慕地捏捏宁瑾的胳膊,恨不得两人换一身皮囊。
“我也想找一个人。”宋霖说,“他长得很高,得有一米九吧,人很帅很清瘦。我给他画了肖像画,他送了我一袋方便面,我爸妈说,那天的泡面是印象里最美味的一顿1
孩子们丝毫不怕他,哈哈笑着跑开了。
谁敢落下啊,哪次考试成绩要是不理想,接下来绝对会被宁瑾盯着学习,想去地堡开小灶都没机会。
“真的?”
毕竟,地震是一定范围内的民众遭受的灾难,但海水污染波及的区域就太广了,且不说沿海地区还能不能碰海水和海鲜,就说今后落下来的每一场雨水会不会也带着放射性物质?
雨水落到地面,好不容易培育出来的耐高温作物会不会吸收这些放射性物质,从而被人们吃到肚子里?
上至决策者,下至普通市民,所有人都在发愁。
“不知道啊!是地震了吗?”
哪敢说你们要找的人就是在下?
不过他们也不认为徐茵一定见过大叔和青年,有一搭没一搭地问了几句就匆匆离开了,还要继续去运腐烂的植株。
徐茵:“……”
“快!快蹲下来1
这个消息比地震更让人恐慌。
刘教授走在前面,带大家回营地。
忽然,感觉地表震动了一下。
徐茵庆幸上个小世界囤了不少防辐射的物资。
始于暴雨洪水、终于暴雨洪水,这仿佛就像宿命中的一场轮回。
果然,第二天,新闻报道了——N城昨晚发生了4。9级地震,N城中心城尽管留足了防震缝,但还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些冲击,造成了一定伤亡。幸而洪水倒灌后,迁走了一部分没有感染的市民,否则怕是更惨重。
初步估计是在洪涝时造成了核泄漏,泄露的污水顺着洋流正在波及整片海洋。
徐茵也估不准究竟是不是地震,也许是其他地方地震带来的震感。
“你们不回营地,蹲在这干嘛?”
试验田里干活的工友们都跑了出来:
“怎么回事?”
是以,这几天她一直在寻觅合适地点,最好是那种有点年份的废弃岩洞。
但没等她找到合适场地,听天气预报说,近期会有一场强降雨,而这时,由军人、志愿者组成的救灾队集结完毕,即将出发前往N城等地震灾区救灾。
不能再等了!
徐茵借口上厕所,下田途中回了趟营地,在防空洞后方的山坡放出了一堆木箱子钉着的防辐射物资和各种医疗急救包、行军干粮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