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你也是这个价啊?
”杨招娣神情立刻放松了下来,只不过语气中多少还带着些疑惑。
杨妙华点头:“对啊,这个价还是可以了。比供销社的便宜多了。这都是他们河口公社的社员才有的内部价,大姐你还是莫要到处跟人说。”
“我晓得。”杨招娣一点头,没忍住吐槽,“还内部价,搞啥过我们跟别个还是一样的,硬是这点钱都要赚。”
杨妙华觉得有点尴尬,幸好菊芳嬢嬢不在这里,不然更没法儿说。但想想心里面还是有点儿不舒服,总觉得这话是在点自己,她又解释道:“那肯定多少要把成本弄回去撒!大姐你是没看到,包这个灰包蛋光是烧那个草木灰都要烧好多,石灰呀那些就更嫑说了。这些都是成本的嘛,里面干活路的人也要发工钱撒。”
“烧草木灰?啥子草木灰哦?”
经过杨妙华一说,杨招娣才知道原来这灰包蛋不是他们灶房里那种柴灰就行的,连这灰都得单独烧,那也确实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想到自己还是要跟那些社员一样的价格购买,她就心里还是不大舒服。
杨妙华给她拿了三个灰包蛋出来,看她那样子就又说道:“其实还可以用鸭蛋去换,那个就更划算,还不用钱。”
方家也养了鸭子的,养的还不少,方家老婆婆马氏都出去吹嘘过,她家鸭子下蛋很勤。她家按理是不缺鸭蛋的。
结果杨招娣只是想了一下就摇头:“那还是算
了,三个鸭蛋才换一个灰包蛋,太坑了。”
这样杨妙华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倒是杨招娣问起兰珍两姊妹:“你当真把她们都送到黄龙公社去了?要耍好久哦?”
杨妙华一听这个就警铃大作,以前她不会把大姐想成什么坏人,但到了现在,她已经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别人,哪怕是曾经最信任的亲大姐。
“是送过去了。也耍不到好久,就一周把子嘛,兰珍要回来上学的嘛。”她先说了这个,又连忙补充,“我还是说不好的,就背了十斤米去,本来就说耍个两三天的,兰珍都没啷个见到过她老外婆。是外婆和舅舅舅娘他们,说留到多耍几天,我硬是都不好意思得,就是在说看是带点苞谷粉还是弄两斤面粉过去。大姐你说啷个样嘛?”
杨招娣的脸色已经阴沉了下来,不等她说啥子,菜架后头突然冒出个人来:“哎哟,杨二妹你硬是发了,带娃娃回外婆屋都要带那么多东西过去,啷个还害怕外婆屋不给他们吃哦?章家那边不得那么小气撒?”
这是大姐的婆婆马氏,看到她出现,杨妙华心中的猜测落定,脸上的假笑也不再继续,同样阴阳怪气起来:“这算啥子发不发的?这年头哪家好有吗?就是亲戚也没得打空手上门吃饭的撒。不过马嬢嬢这么说,还是嬢嬢大方,这门子,我过两天走河口公社那边就给秀红带个话,喊她带起娃
儿女的回娘屋多耍几天,反正马嬢嬢你当外婆的绝对不得小气的。”
这马氏不只挑剔儿媳妇对孙子孙女搞重男轻女那一套,对自己亲女儿也没好哪里去。能让女儿带外孙回来白吃白喝就怪了。
果然,她都没说完马氏就已经变了脸。
“你!牙尖十怪,没得哈数!”马氏恨恨着想骂更多又有所顾忌,最后只能瞪眼杨招娣,才一甩手走了。
杨妙华立刻毫无顾忌的冷哼一声。
充什么大头蒜呢?不就是瞅着她把娃送章家去了,大姐这婆家就觉得自己亏了么——别怀疑,就有人是这样的逻辑,就见不得别人占便宜,关键别人占便宜自己没占到就觉得亏了,非得处处找茬。
杨妙华肯定不会占便宜,就更不会让他们打着自己的由头跑去占便宜,本来这年头,就是亲戚间也没有白让人给你养孩子的。谁家过日子都不容易,送娃去亲戚家玩,别人帮你照看着娃就不错了,你总得自带口粮吧。毕竟这又不是一顿两顿的,好几天呢!不带口粮去亲戚家白吃白喝好几天,那不叫亲戚走动,那叫占便宜不要脸。人打秋风都不带这样的。
当然,现在更多情况还是不咋走亲戚,顶多带点东西上门吃个一两顿的就回家。毕竟床铺啊被子啥的也不是家家都有富余的。甚至多的是人一家十来口就挤三间房的,自家都挤着空间呢!所以根本没法让亲戚住。也就是
章家条件还不错,现在又是热天,等天冷了杨妙华都不会让孩子过去。费铺盖啊!
杨招娣等马氏的身影消失了,一回头就冲着杨妙华抱怨:“你能不能好生说话?那么冲干啥子?”
“我啷个冲了?我那是跟她有样学样实话实话。”杨妙华翻个白眼,“大姐你也是,想送梨花他们几个去外婆的就送,别扯我这些有的没的。”
没想到她会这么直接,杨招娣闭了一下嘴,又开口:“我没有,就是他们那么想的。再说你没事把娃娃送那边去咋子嘛?”
“我乐意。我高兴。”这还怪她了?杨妙华越听越没意思,“就这门嘛,没啥子事我回去了。”
身后杨招娣还嘀嘀咕咕:“跟你说两句话就发脾气,硬是这下有了就翻脸不认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