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下子心软了,想松手,但马上又皱起了眉头。
“给我收回去,就是抱会儿姐姐你就这样。”
兰珠那泪珠儿也是说收就收,反而是兰珍看不下去,挣着下去自己把她抱住了。
她倒是想把人抱起来,奈何她也不过六岁,现在长了一头,其实也还小,而相比于她,兰珠更是个实心团子,她哪抱得动啊?但就是这样,她也半抱半拖地把兰珠放到了小凳子上,兰珠也是,有了姐姐的关注,立刻眉开眼笑跟姐姐玩起来。
姐妹俩亲亲热热的,直接把杨妙华这个亲妈扔一边了。
杨妙华对着空空的两手,好气又好笑,直接进灶屋做饭去了。
没一会儿,杨妙华听到外面有孩子过来找两姐妹玩儿,嘻嘻闹闹的也挺好耍的。杨妙华烧饭的同时还支着个耳朵听外面的动静,就听到又没声儿了,往外看了一下原来是那些孩子们都跑了,兰
珍也牵着兰珠往外面去了,她赶紧喊了一声:“耍哈儿就回来吃饭哈,不要走太远了!”
“晓得了!”兰珍回应一句,杨妙华也没管,专心做饭,结果下一刻,兰珍就噔噔噔跑了回来,明明跑得很急,都气喘吁吁的,结果到了灶前面对杨妙华又变得期期艾艾。
杨妙华看她:“咋子嘛?有啥子事就说撒。”
“那个、妈妈,你要给我买发卡的噶?说好了的……”
现在提要求是越来越顺了。
杨妙华心里想着,觉得小孩子还真是最容易改变的。
像她这样活了一辈子的人,哪怕重生回来,已经养成的性格也没办法改变,就是知道自己很多缺陷,已经努力克服了,很多时候还是忍不住就飘一下。反倒是小孩子,完完全全是一张白纸,他们经历的还很少,全看外界是怎么对他们的,在这张白纸上如何书写如何塑造,慢慢地他们就会长出全新的模样来。
她还是很高兴的,之前还以为要改变孩子们的命运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看来,也未必那么难。
家里穷的时候,自然是烦孩子提要求,因为不仅无法满足,还会暴露自己的无能,转而训斥呵斥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敢提要求了,甚至不敢表达了。这其实是很不好的,杨妙华都不是从自己女儿们身上总结出来的,而是外孙女考公上岸后,看到她在单位里完全是个透明人儿才慢慢意
识到的。从小都拘着孩子,又怎么可能让孩子学会表达学会来事儿呢?
当然,杨妙华也清楚,因为见过别人家是怎么惯孩子把孩子给惯坏的,所以对孩子不能一味的纵容完全的有求必应。可是兰珍又不是骄纵的孩子,提要求提的也不是什么过分的事儿,甚至仔细想想都不是提要求,还是她自己曾经承诺过的事儿,那又为什么不满足?
“说好了的肯定要给啊,妈妈给你买了的,你等着啊!”
杨妙华擦擦手让她盯着灶里的火,就起身进了卧房。很快就拿了东西出来。
这发卡真没什么新意,和后世五颜六色各种风格的发卡相比,现在的发卡既没有什么鲜亮的颜色,也不存在什么精致的造型,说穿了就是一个黑色的塑料圈。是的,这甚至都还不是铁的。但就这么一个小东西,还卖得挺贵,公社供销社都没有,毕竟山里人穷得连肥皂这样的日用品都舍不得买,更别说这种完全无用的东西了。
这东西还是杨妙华从县里买回来的,还是跑了几个供销社才找到的。之所以会买这个东西,也是兰珍在公社小学里有同学买了,人家是属于家境富裕的,买了之后就炫耀,兰珍这样不是公社圈子又成绩好年纪小的,因为是个女娃娃有些老师都会不喜欢,更别说这些被她比下去的同学了。小娃儿也有江湖,也有攀比,哪怕是在这艰苦朴素的年代,
人心人性如此,大人都会各种攀比,小孩子自然也不能幸免,于是就有人拿来激赵兰珍,说她买不起啥啥的。
小孩儿受了气回来说了就过了,杨妙华当时却给记在了心上,哪怕不能立刻给孩子买来让她拿去炫耀,毕竟这样也确实不好,容易把孩子惯坏,但能力范围内能做到的,她现在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受委屈,所以就趁着去县城的时候顺便买了一个,想着大不了过年的时候当新年礼物给孩子。
结果之前听到孩子说期末考,为了鼓励她,顺口就说了个考得好有奖励,兰珍当时就提出能不能买发卡。哎哟,那小表情把杨妙华都给看心疼了,原来娃其实心里还记着的。
这会儿拿出来,兰珍也是一看到就两眼放光:“谢谢妈妈。妈妈你真的太好了!我可以现在就戴出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