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和尚一边闻一边指教道:“这是你初次仿效当世几位大名家的手笔,学得虽然不十分像,也做到了相似,我刚才是用脾领受的。”
王平子当即紧张问他:“这样的文章能考中么?”
金和尚答道:“也能考中。”
一旁同王、宋二人同来的,一名姓余的考生听了十分不屑。他一贯与王平子不睦,此时推开王平子,冷笑着将怀中藏着的古代名家文章烧了一篇,并示意其他人不能给这瞎眼和尚提示。
金尚用鼻子闻一闻,大赞道:“妙啊!这篇文章我是用心受的。不是当今归、胡这两位大家的手笔,怎么能写出这样的好文章!这文章定是能中的。”
余生大为惊讶,收起脸上的高傲,心中终于有了些信服,便开始烧自己的文章。
金和尚闻了闻,不太高兴说道:“刚刚才领教了一篇,尚未体会到全部妙处,怎么忽然就换了另外一个人的文章,快将剩下的两篇文章烧给我。”
余生尴尬了一下,假意说道:“刚刚那是朋友的文章,只得了那一篇,这篇才是我写的。”
金和尚于是勉强闻了闻余下的纸灰,咳嗽了好几声,直白拒绝道:“不要再烧了,这味儿实在咽不下去,现在已经胸膈,再烧,我就要呕吐了。”
余生听到此处大为尴尬,竟十分下不来台,恨恨瞪了在场所有人一眼,一甩袖子退出去了。
张桢看到此处,心道得找个机会提醒一下金和尚说话委婉些,人家文章写得不好,也不是人家的大错不是。
咱们得允许平庸啊。
金和尚见无人再烧文章,便与王平子探讨起他的文章来,从破题到束股逐一指教,宋生偶尔也搭上两句,王平子听得如痴如醉。
张桢悄悄离去,看来金和尚的确是痛改前非,在尽力弥补生前的罪过。
开春没几日,宫中传来消息说是苏贵妃病重,老皇帝下旨广招天下名医进宫,欲挽回苏贵妃的性命。
苏贵妃的病断断续续拖了一个月后,京中有传言称,在道观修道的五皇子周俾是金龙转世,取他一碗血便能医治苏贵妃的病。
老皇帝一听,思虑良久,到底觉得自己的爱妃比较重要,于是便将道观静修的五皇子招回了皇宫。
这之后的事张桢就不是很清楚了,只知道当夜皇宫忽然腾空而起一条黑龙,盘旋着飞往天际,从此以后五皇子周俾再没人敢提及。
而张桢这个未来的五皇子妃那叫一个祸从天降,连门都不大敢出了。
张桢有心想找贺几道问一问这是怎么回事,该不会是他的手笔吧?这不是专门盯着她坑嘛!
正在张桢犹豫的功夫,倒是意外从吕洞宾口中得到了事情真相。
说起来,大约还是去年中元节那日的锅。
当-->>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