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腿因为耽搁太久,很难恢复到原来的模样,但若是坚持治疗,肯定会比现在好很多。不过你们要考虑一下,这毛病需要每七日来我这里针灸一次。若要我上门也可以,不过诊金要多收一些。”
这家人来自小沟村,喻商枝自不能白白跑腿。
得知若要请郎中上门,每回的诊金就要多十文,哥儿的儿子当即道:“不就是七日一趟么,家里有板车,我们能来。”
他媳妇似乎也没什么异议,中年哥儿忍不住用一条旧帕子拭了拭眼角。
亏得自己当年有识人之明,不惜背井离乡,嫁了如今这个走南闯北的小行商。
后来生了孝顺的一儿一女,给儿子讨的媳妇也懂事,不然落成这样子,还不知道日子要怎么过。
“那今日来都来了,便先针灸一次。你们若是别人介绍来的,应当知道我这里药材不太齐全,这方子里有几味药你们得去镇上药铺抓。”
哥儿被挪到东屋里的床榻上,喻商枝掏出针囊,当场开始施针。
丝虫病会通过蚊子传播,在喻商枝上一世的记忆里,许多省份在历史上都曾大面积的爆发过。
好在因为气候缘故,这种病症很难在偏北的地区流行。
针疗结束后,放在桌子上的药方墨痕已干。
“方子收好,主要是行瘀软坚,利湿消肿的。每隔几日来针灸时,刚好再把脉瞧瞧。”
喻商枝嘱咐完后,告知对方要付的诊金和药钱,对方数好了铜板,在喻商枝的示意下给了一旁坐着的小孩。
收钱的小孩子自然是温三伢,他现今不似从前一般,成日只能病恹恹地躺在床上,除了继续翻那几本倒背如流的书,其余的时间就在东屋里帮喻商枝的忙。
他数了一遍铜板,确认无误,还在桌子上找来一卷像是账本的东西,在上面记了一笔,除了收了多少钱,上面还写了病患的名字与病症。
如此记录,也是喻商枝出于自己的经验考虑,避免遇上难缠的患者,回头来借着些由头找麻烦。
幸而有能写会算的温三伢帮忙,不然他一个人还真忙不过来。
送走中年哥儿一家,温三伢抱起钱罐给喻商枝看今日一天赚的诊金与药钱,里面大约有个三百文的样子。
喻商枝称赞了温三伢一句,“你成日帮忙,喻大哥也该好好谢谢你。下回再去镇上,给你买本新书去。”
温三伢欢喜地抱住喻商枝,嗓门响亮道:“谢谢喻大哥!”
字纸昂贵,一就要几百文,过去他不好意思问大哥要。
两人甚至拉了个勾,喻商枝保证,会亲自给他选一本好书。
天色将晚,一般这个时辰家家都开始做饭了,除了急症,不会再有人上门。
温野菜今日领着大旺去山上查看陷阱,尚未回来,喻商枝和温三伢洗了洗手进了灶房,帮着温二妞洗菜切菜,好让温野菜回来时就能吃上一口热乎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