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徒弟忍不住抢着开口。
“师父,冯师叔跟您都是鲁菜厨师,在泉城你们之间关系也不错,他不会在这个事情上卡着,不让我们酒楼上吧?”
孔兴礼笑了笑:“情分归情分,若是光讲情分,那也就不用那本推荐指南了。”
接着孔兴礼站起身:“好了,我们想要上推荐指南,那么就必须要靠自己的努力。”
他目光扫过每一位徒弟,包括后厨里的学徒们。
“你们大家有没有信心,我们在沪城开业第一年,就上沪城推荐指南啊?”
众人先是面面相觑,随后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
“有。”
孔兴礼很满意:“好,既然我们都有信心,那我们就一定要上。”
冯正明在整治过厨师协会和餐饮协会后,也是正式开始今年推荐指南的评选。
黄涛、蔡先生和唯靈先生再加上沪城两位老师傅,他们组成一组专业性更强的评审。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另外两组评审,全部都是从沪城各行各业筛选出。
三组评审会交叉对沪城大大小小的餐馆、小吃店、高级餐厅、酒楼分别体验。
对小餐馆和小吃店,更多是从菜品特色,味道上进行评审。
不会有太高的服务方面的要求。
对店内的一些布置,也不会专门有什么要求。
只要是保证基本上的卫生整洁就可以。
对高级餐厅和酒楼要求会更多。
首先是对客人的服务态度。
其次是要看店内的各种装修和布置。
包括店里桌布、桌面上摆设、餐盘和餐具等等。
这些都会是评审的部分。
当然最重要的地方,还是高级餐厅和酒楼菜品的评分。
色、香、味、器、型。
五个方面都会分别进行打分。
用餐过程中,整体环境的体验感,还有餐厅里服务人员的一些基本服务。
三组人相互之间并没有什么交集,都是分开进行体验、品尝和打分。
事后会进行汇总,对不同点的得分进行一些审核。
整个过程时间周期也会很长。
光是要体验完沪城大大小小的餐馆、街头小吃店、高级餐厅和酒楼,就是一个很耗费时间的过程。
毕竟也不可能让评审们一天吃上十几顿。
周期拉长也是对各家店的负责。
而实际上在冯正明的设计中,黄涛、蔡先生、唯靈先生和两位沪城老师傅,他们更多像是摆在明面上的评审。
是给到高级餐厅和酒楼一些压力。
可以让另外两组人,自由度更高去体验、品尝和打分。
这么做,基本上还是能够保证到最终结果基本公平公正。(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