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69中文网>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 第二百三十四章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6k(第4页)

第二百三十四章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6k(第4页)

种师道左右瞥了两眼,迟疑道:“有去过西湖?”

“额?”

顾廷烨一怔。

好像,还真没有吧?

“咳咳!”顾廷烨咳嗽一声,连忙道:“词好就行。”

“怪不得子川让薛向刊印报纸。”王韶手持报纸,望着左上角的“时政”板块,慨叹道:“这才是变法的大杀器啊!”

梁昭望过去,沉吟着,认可的点了点头。

时政板块,记载的内容并不繁杂,仅有两部分。

一部分是关于朝廷的两道变法政令,予以详细介绍,约莫百字。

另一部分记载的是两则文言文对话,上则对话者有三人,官家、江阁老以及太监,下则对话者三人,官家,江阁老、谏官。

其中,上则通过官家的话构建出财财政赤字的难题,非是刻意要变法,而是不得不变法。

不变,则江山危矣。

若变,则有望开疆拓土,一匡天下。

江阁老是扮演“重臣”的角色,沉稳,富有大局观,为皇帝从头到尾的分析了变法的利弊,但不做决策。

于是乎,君臣二人,达成一致,必须变法。

太监是丑角,扮演阻止变法的人,不时插几句“祖宗之法不可轻变”,宁肯国灭,也不肯变法。

下则对话主要就是朝堂上的争斗过程,君臣二人要变法,谏官阻拦,最终被赵策英一句怼得说出无话可说。

这两道关于变法的内幕,表面上没有偏向,实际上几乎是从头到尾死死的压着“祖宗之法不可轻变”这一句话。

一旦传开,势必成为舆论中的主流声音。

是,祖宗之法不可轻变!

但是,官家并非是轻变!

非是想变,而是不得不变。

除了“时政”板块与“诗词”板块以外,“边疆”板块亦是引人注目。

辽国无耻的指责大周百姓越界耕田,意欲遣使入周,态度趾高气昂,让人发自心底的厌烦。

至于“文人逸事、民间奇闻”板块,记载的狐妖与举子,状元与花魁的奇闻,有点像是书吏随手编造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对于尚未入仕的读书人以及平民百姓而言,可能有不小的兴趣。

毕竟,可供给畅想的空间的确是不小。

但,对于顾廷烨、王韶几人而言,却是毫无兴致。

以几人的地位,要玩玩花魁也就一句话的事情,根本没必要畅想。

顾廷烨慨叹道:“子川,实是千古大才!”

谁承想,竟是可借着报纸掌控舆论呢?

三月廿一,旭日渐升。

文武百官,有序班列。

不时有人聚在一起,议论蜂起,平添几分嘈杂。

自两道政令颁下,内外百司,就此拆分。

单是庙堂文武大臣的规模,就增添了足足五六十人。

并且,还不断有诏令自吏部传出,任命文书更是一日几百道,可谓相当忙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